治疗白癜风最专业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97.html大老岭自然保护区监控拍到的野猪。
村民正在包谷地前安装红外线报警器。三峡晚报全媒记者杜勇摄
猕猴破坏的包谷地旁,丢弃了大量的“玉米衣”。枫香坪村村民视频截图
三峡晚报全媒记者聂烽实习生郭冬儿
核心提示
*辣的阳光下,谭家齐喂养的白色土狗趴在屋旁。即使记者这个陌生人靠近时,它也叫都不叫一声。
一个多月前它并不这样,但凡有陌生人靠近它就大叫起来。但是5月底,它与一只野猪不期而遇并爆发了一场“大战”,势单力薄的它从此就变了个样。
在大老岭东北麓的夷陵区邓村乡千斤园村——一个只有多人的自然村——视为预防野猪破坏庄稼的最后一道防线,狗已经被“破防”了。“7月至8月是野猪来吃包谷的高峰期,过去我们会睡在地里,现在年纪大了守不动了。”千斤园村*支部书记王世*说,“近10多年来,大家只好把远处的地抛荒不种,如果没有好的方法治理野猪为患,村民养猪和养鸡的粮食会有问题,最终影响收入。”
王世*的担忧,既是村里现状的反映,也是宜昌高山半高山地区农村的缩影——在生态环境日趋向好、野生动物保护日益严格的今天,如何防止野生动物破坏农民庄稼以及财物?
一月内2条狗被野猪“吓破胆”
这条白狗应该是5月27日下午谭家齐夫妻外出办事时,被野猪咬伤的。
出门时白狗还好好的,朝着主人不停摇尾巴;回来时,以往不停摇尾巴的白狗,“不摇尾巴了,而且趴在那一动不动。”
谭家齐发现了异常去查看,手即将碰到狗尾巴时,白狗突然张嘴扭头准备咬人,“一看,狗尾巴上有血迹。”
这时住在一旁的向东升说,当天下午有野猪“下山”了,到了他们这一代的庄稼地里。白狗的警觉性很高,第一时间发现了“敌情”狂叫起来。不过它也高估了自己的实力,独自上去面对野猪,结果野猪发狂后将其咬伤。白狗从此被吓破了胆。
没过多久,向东升家的狗也被野猪吓破了胆。那是夜晚,周围安静得只有水流声和虫叫。向东升夫妇突然听到自家狗疯狂叫起来,多年的经验告诉他们应该是野猪进村了。等到出门看,野猪已逃走了,“狗回来就一瘸一瘸的,然后就跟谭家的狗一样,经常趴那一动不动,遇到陌生人也不叫。”
不到一个月时间,本来狗就不多的村子,就有两条狗遭遇野猪被吓得从此就连陌生人过来都不叫了,村民们开始担心8月份包谷大量成熟时,野猪再进村就没有狗预警了。
野猪猴子破坏庄稼即将进入高发期
千斤园村一组村民舒化伟最近一个多月天天能看到野猪,“经常在傍晚或者清晨能看到公路上有野猪在‘散步’。”
而据大老岭管理局监控以及村民反映的情况显示,仅在千斤园村一组和二组活跃的野猪有5群,平均每群20头左右,而且随着7月中下旬包谷成熟之后,会有更多的野猪出现。
野猪主要是破坏包谷为主,因为这个事很多村民都将离家较远的地抛荒了。“我们家因为野猪破坏,抛荒了几亩地。”舒化伟说,“如果家跟前的包谷再遭野猪破坏,喂猪和喂鸡就要去买包谷了,一年下来是一大笔开销。”
与大老岭相隔公里的五峰仁和坪镇枫香坪村,村民却在为另外一种动物苦恼。
7月17日上午11时左右,该村四组村民胡衍林远远看见自家在双大门这个地方的包谷地里秸秆摇曳,立即意识到不好了。
等他跑到地里一看,包谷地一片狼藉:大约有一亩多的包谷全部被“掰”干净了,地里和路边到处都是“玉米衣”,地上还有不少包谷棒和包谷粒。
这片包谷地已被猕猴给“祸害”,因为不远处的大树上有几只猕猴正在抱着包谷啃,小眼神还不时看看胡衍林,仿佛在挑衅他:“你来抓我呀!”
枫香坪村*支部书记严华告诉记者,以前村里农作物主要是野猪侵害,但是近年来野猪倒少了,但是猴子却多了起来,“大约有2个猴群,每群有15只左右,每年8月份就要来村里掰包谷,我们苦不堪言。”
而记者注意到,枫香坪村目前村民的主要产业就是养殖业,尤其是养猪,一旦包谷歉收,就将影响到村民的收入。
农业农村部门年统计数据显示,除西陵区、伍家岗区、猇亭区、枝江市和当阳市,其他山区县市区玉米种植面积达到了.91万亩,总产量达31.2万吨。
这些山区县市区的村民,想尽千方百计保护自家的粮食。“以前收入来源有限,就靠种田来维持生计,所以大家为了保护庄稼,就在包谷地里搭个凉棚,晚上睡在那里,听到狗叫就敲锣放鞭炮。”千斤园村*支部书记王世*介绍,现在部分村民都上了年纪无法到地里守着,远处的田地慢慢都抛荒了。”
村民无奈引入红外线设备防范野猪
采访中,多位村*支部书记都表达了相同的担忧:野生动物破坏农作物后,影响到农民的养殖业发展,最终影响农民收入,甚至还会增加基层治理的风险。“尽管可以通报林业主管部门进行猎捕,但报批需要时间,往往等猎捕队来之前,又被破坏了不少。”王世*说,“针对这些野生动物破坏也有补偿,但是补偿金额相对较低,村民更希望能有一种防范措施。”
为此,千斤园村已有村民开始采用高科技手段防范野猪“入侵”。
7月中旬记者第三次来到千斤园村采访时,向东升正在悬挂太阳能红外线报警器。这个在淘宝上花了70多块买来的报警器,发射的红外线遭遇阻拦时就会触发报警器,发出刺耳的声音,“目前效果还不错,至少这片地最近一段时间没有遭遇野猪破坏。”
他的做法也引起了其他村民的效仿,还有人花更高的价钱买来红外线超声波报警器,“这种报警器没有声音,但对野猪有明显的震慑效果,比发出声音驱赶效果更好。”
当记者将千斤园村村民的做法转述给严华后,他表示将会在枫香坪进行试验。
“野猪和猕猴破坏农作物频发,是缺乏天敌和农村养狗的减少等因素共同的结果。”动物学博士陈金良说。
随着宜昌生态环境日趋向好、野生动物保护日益严格和居民保护野生动物意识日益提升,野生动物数量和族群也在日益增加,尤其是野猪和猕猴,但此类动物的天敌却没有增加,甚至没有天敌,导致其数量族群不断扩大,“当山中食物不够时,自然就会下山来破坏农作物。”
同时,由于害怕犬类伤人而不养狗、外来犬种杂交导致中华田园犬退化也是重要原因。过去农村几乎家家户户养犬,一旦野猪入侵就会引来大量“看家犬”的围攻,“如今犬类数量稀少,根本形不成阵势,往往都不是野猪的对手。”
千斤园村村民引入红外线报警器,是一个防范野生动物破坏的不错选择,“实际成本也不高,而且效果还不错。”
湖北省多地已在探索“野猪险”
前段时间,云南野生象群一路北迁引发了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