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中挽救*和红*的六次重要会议
长征中,中共中央及各路红*召开数十次会议。这些会议,确保了红*的生存和长征的最后胜利,形成了中国共产*历史上一次又一次伟大的转折的思想轨迹。其中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扎西会议、苟坝会议等6次会议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和红*。
通道会议
时间:年12月12日
地点:湖南通道县城
范围:中共中央
主要议题:着重讨论红*战略转移的前进方向问题。
会议决策:毛泽东再次建议放弃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迸发,避免进入敌人的包围圈,得到大多数与会人员认可,史称“通道转兵”
黎平会议
时间:年12月18日
地点:贵州黎平县
范围:中共中央*治局
主要议题:讨论红*的行*路线问题
会议决策:通过《中央*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决定放弃与红二、六*团会合的原定计划,确定向贵州转兵的战略方针。
12月20日,张闻天和王稼祥在“橘子园谈话”中,提出请毛泽东同志出来指挥,黎平会议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条件。
猴场会议
时间:年1月1日
地点:贵州瓮安县猴场镇
范围:中共中央*治局
主要议题:毛泽东重申红*应在川黔边地区先以遵义为中心建立新的根据地。
会议决策:作出《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指出:“关于作战方针,以及作战时间与地点的选择,*委必须在*治局会议上做报告。
这一决定加强了中央*治局对*委的领导,事实上认可了毛泽东的*事方针,确立了*治局决定重大问题的原则。
遵义会议
时间:年1月15日-17日
地点:贵州遵义
范围:中共中央*治局扩大会议
主要议题:简约在反对五次“围剿”中与西征中*事指挥上的经验与教训。
会议决策:改组中央*事指挥机构,取消李德和博古的*事指挥,由毛泽东参与*事指挥。
由此,在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上,遵义会议独立自主的解决了*中央的组织问题,结束了“左”倾路线在中央的统治,实际上开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新的领导,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和红*。
扎西会议
时间:年2月5日-9日期间
地点:在云南威信县水田寨、大河滩、扎西镇先后召开3次会议,统称扎西会议
范围:中共中央*治局
主要议题:传达并讨论由张闻天起草的《遵义会议决议》。
会议决策:通过《遵义会议决议》;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完成遵义会议关于调整常委分工的决定;通过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和经验教训决议大纲。
苟坝会议
时间:年3月10日、11日、12日
地点:贵州遵义县枫香镇苟坝村
范围:中共中央*治局会议、扩大会议
主要议题:讨论红一*团关于攻打打鼓新场的建议
讨论情况:多数人赞同,毛泽东坚决表示反对,当晚毛泽东找周恩来进一步解释反对的理由。
会议决策:3月11日早,经周恩来提议继续开会讨论攻打打鼓新场问题。3月12日,张闻天在苟坝主持召开*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事小组,完成了遵义会议关于改变*中央做高*事领导机构的任务。
翻开红*长征史料,会发现这样一个特点:红*在长征途中经常是一边行*一边频繁地开会。今天再去回顾这些会议,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中国共产*历史上所发生的一次又一次伟大转折的思想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