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以党建为引领,精准施策、多方发力、注重实效,把党的建设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主要力量,融合共建“一盘棋”,实现党建活力引领群众的幸福生活。
以党建引领“文明实践”,创新党群志愿服务。一是搭建平台,党员教育规范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坝坝会”为载体,推行“党员教育+文明实践”模式。年,召开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6次,举办党校培训12期,轮训全镇名党员和党务干部。镇党委书记带头开展理论政策宣讲,2个月开展群众会宣讲政策场次,实现基层党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同频共振。二是融合资源,基层服务高效化。坚持“办公阵地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建设,突出“组织共建、党员联动,活动共办、服务联创,资源共享、成效联提”,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性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整合阵地,以党委牵头,下设“9+1”支志愿服务小分队、10个党组织文明实践站,注册志愿者人,有效提升基层服务的效率与水平。三是树立品牌,党群服务创新化。深入挖掘红色、乡愁、农耕、土陶、古法造纸等文化资源,推行“点亮行动”,聚力亮态度、亮身份、亮服务,落实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激发群众互助互爱的情谊暖意,在解决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相结合的过程中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着力打好“组合拳”,奏响“交响乐”。自“点亮行动”启动以来,枫香镇结合疫情防控、农业农村、抗凝冻保民生、安全生产、环境卫生整治、“我们的节日—春节”等组织党员群众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项目个。
以党建引领“三治融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一是突出管理网格化,以自治增活力。创新“镇党委—村党组织—村民组党组织或党小组”农村基层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1名村干部联系10户党员户、1户党员户联系10户群众户”服务机制,结合“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要求,形成三级网格治理体系,设置网格个,建成了全覆盖、无盲区的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网格,实现了需求在网格发现、隐患在网格排查、矛盾在网格化解、问题在网格解决,大幅提升自治水平。年,全镇共受理网格化办件6件,办结率达%,办理结果满意度达%。二是突出服务精细化,以德治扬正气。坚持党建带群建,充分发挥农村“五老”人员示范带动作用,开展“道德讲堂”等一系列主题活动,用身边人教育、感化群众,提升道德的舆论约束,推进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法治观念、提升道德修养、增强感恩意识,力求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将党的实惠带到各个角落,让枫香更温暖、更有人情味。三是突出治理效能化,以法治强保障。全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施法治建设“六个一”工程,健全农村法治工作网络体系,为农民开展普法宣传,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提高矛盾纠纷化解效能,创新农村普法宣传教育,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年以来,开展普法宣传余次、法律咨询服务30次,调解矛盾纠纷件。
以党建引领“三单模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一是群众点单,实现群众需求“点对点式”精准对接。坚持群众需求在哪里、阵地就建在哪里;需求是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的原则,搭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党务政务综合服务平台,让群众“按需点单”,成为基层组织的参与者,由基层党组织向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的服务,更好地体现民意,服务民需,实现民愿。二是组织派单,形成“全链条式”运作机制。村级党组织对群众点单内容进行收集整理,建立台账,分类派给相应各个网格,确保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的需求,按照就近原则,对志愿者和党员进行“派单”,并有针对性的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开展政策宣讲、环境整治等活动,使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快速有效解决。三是党员接单,构建“家门口式”党建服务格局。推行“五为民工作法”,发挥党组织优势,充分激发党员作用发挥,主动让党员同志接单,积极主动开展服务工作,进一步增强党员的价值感、荣誉感、使命感,让群众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年,全镇党员干部走村入户,到群众家门口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覆盖;开展防汛安全座谈会和“话脱贫、感党恩”主题活动65场次,参与党员人数人;组织发放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资料余份。通讯员郭合莲
编辑蒋洪飞
编审陈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