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香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男子带佛珠鉴宝,说是老僧送的,专家蜜
TUhjnbcbe - 2024/12/26 14:26:00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16/5629059.html

圈内的朋友或许知道,目前收藏较多的除“秦铜汉玉”外,还有另一大分支,即“佛宝”,如法器、念珠等;之所以佛教产物如此盛行,跟它的历史意义有一定关系,某种角度看,华夏历史有多长,佛教对其影响就有多深远。当然,这么说或许会引起一些朋友的嗤之以鼻“中华五千年历史,佛教有这么长的历史吗?”从历史角度看,秦之前其实已经出现了游方僧侣,至于佛教历史,到目前还真是一个不好确定的年代;这里单说佛教文物,除了博物馆的“国宝”之外,其实民间藏宝也不少,如这名男子偶然得到一串佛珠,专家就说:无法估价。

说这话还得从一档鉴宝节目开始,一男子带来鉴宝的是串佛珠,按照惯例需要说明一下“获宝过程”,由此引出一段颇为传奇的经历;据男子回忆说,他的妻子信奉佛教,受其影响就将一次旅游目的地定在了西藏。实事求是的说,男子虽然对佛教并不反感,但对西藏的密宗也不了解,算是“依葫芦画瓢”的跟着妻子来到一座寺院中拜佛;最初时并没什么异常,临走男子留下一些“香油钱”,将要出门还未出门时又被寺内的小喇嘛叫了回去。

这下着实吓坏了男子,还以为不懂西藏的规矩,犯了什么忌讳;小喇嘛将夫妻俩人引到寺庙后院,来到一座禅房前,小喇嘛让男子进屋,妻子却被挡在了门外,这让两人更为紧张。男子进到禅房,屋内是一位盘膝打坐的老僧人,两人就这样攀谈了许久;说“两人攀谈”其实大多事老僧在说,男子听,但由于语言不通,这名男子基本没听懂老僧的话。许久之后,老僧将手中的一串佛珠送给男子,并示意他可以走了;简单地说,这名男子是稀里糊涂的进门,又稀里糊涂地出门,妻子问老僧跟他说了什么,他又回答不上来。

总之,妻子对男子羡慕不已,尤其对老僧送的那串佛珠十分喜爱;男子见妻子喜欢,本想把佛珠送给她,可妻子怎么也不要,说“佛祖送给你的,别人是不能要的。”说到这,鉴宝现场引起一阵骚动,有人觉得这名男子“佛缘不浅”,有人则觉得十分搞笑,就连现场专家也觉得颇为神奇,问“后来有没有发生什么神奇的事?”男子摇摇头,仅表示妻子一直催促他随身佩戴这串佛珠,最明显的是“戴着没有其他金玉一样冰凉的感觉”;正是这种感觉,这才促使他将佛珠带到鉴宝节目,想请专家帮忙给看看。.

男子的经历也让专家对这串佛珠十分重视,经初步鉴定,专家称其为“颗蜜蜡念珠”;稍作解释,“”这个数字在佛教中尤为特殊,其寓意为:断除人世间的一百零八种烦恼,信仰人心向善的真谛,即与人为善。当然,这仅是“颗”的浅显寓意,也正因如此,一般僧侣多将佛珠解释为:佩戴有使人保持心态平静,能忘却烦恼,超脱痛苦的作用。

“念珠”又称数珠,是指一些宗教在祈祷、念经、念咒或灵修时所用的物品,一般在各种传统宗教如佛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锡克教和巴哈伊教中使用;这里单说佛教,“念珠”是经千年传承,由参禅悟道的工具演变为众生大智慧的象征,让人面对烦恼喧嚣时,不尤不饰、不骄不躁,亦有祈求平安、长保喜乐之意。从历史角度看,“念珠”又称:数珠,珠鬘,念诵鬘,珠之贯线等,有学者认为,印度自古有“以璎珞鬘条缠身”的风俗,念珠或串珠由此演变而来。

《校量数珠功德经》,《金刚顶瑜伽念珠经》等佛经中记载,手念珠诵经有“三宝功德”,大抵为:持珠念之可令佛门弟子自省,高僧大德可增加威仪,以及祈求平安;佛门中的“念珠”大抵分为三种,五十四颗、二十七颗、十四颗(均减半),但也有四十二颗、二十一颗的,其中尤以一百零八颗为最上品。如今男子的这串佛珠即为一百零八颗,由此基本可以确定,这串佛珠为佛门上品,从其意义说,已称得上是“佛宝”了;当然,既然男子拿佛珠来鉴宝,其材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专家确定:佛珠的材质为蜜蜡。

对珠宝矿藏熟悉的朋友或许知道,蜜蜡是琥珀一种,古代没有如今分类这么详细,又有:琥珀、珀、蜜蜡、江珠、顿牟、遗玉、红松香等数十种称呼,随着时代发展,琥珀越来越细化,由此出现了“蜜蜡”这一支系。一般来讲,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琥珀才称作蜜蜡,其颜色多为蛋清色、米色、浅黄色、鸡油黄,橘黄色等黄色系为主;从其稀有程度来讲,蜜蜡几乎无一雷同,任何一件都可称世间独一无二,且蜜蜡肌理细腻,触手温润、熨贴(颇似中国的软玉),不似一般宝石冷冰。

这还仅是矿藏特点,站在佛教的角度去看,“蜜蜡”寓意更为深远;熟悉佛教历史的朋友或许知道,佛门有“七宝”,《般若经》载为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阿弥陀经》为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玄奘译《称赞净土经》为金、银、吠琉璃、颇胝迦、牟娑落揭拉婆、赤真珠、阿湿摩揭拉婆。不管是那部经书,“蜜蜡”的名称或许不同,但它都位列其中,由此足证其佛门中的崇高地位;说到这或有朋友会问“佛珠不是用菩提子穿成的吗?‘菩提’才是佛教中的珍品,什么时候变成蜜蜡了?”

解释一下,其实“菩提子”并非菩提树的果实,而是一种产于雪山左近、名字叫“川谷”的一种植物,只不过名字与“菩提”相近,因此才被世人选为制作佛珠的主要材质;如今市面上的佛珠,或许连“颗”都很难保证,那就更别说“菩提子”穿成了。“蜜蜡”是佛门七宝之一,得以拥有蜜蜡串成的佛珠,已经显示出拥有者在佛门中的崇高地位了;再回到鉴宝现场,专家对这串佛珠也显示出浓厚兴趣,并解释:蜜蜡的颜色在佛教中也有讲究,金黄色是佛门正色,代表庄严。

再看男子的佛珠,以黄色为主,但表皮包浆已呈现深色,这说明被人长期佩戴,人体油脂使蜜蜡越发的光亮;一般来讲,蜜蜡多为淡黄色,其形成后的时间间隔越长,颜色越深,价值也就越高,这串佛珠很难准确估价,因为其被人长期佩戴,本身就有一层包浆和数颗宝石做成的“隔珠”,价值自然不能与一般的蜜蜡饰品相提并论。还不止这些,既然是密宗僧侣馈赠,这串佛珠很可能是这位老僧长期佩戴之物;且属于宗教产物,无论处于哪种角度,即便考古、文物专家对这种东西也是不敢估价的。

最后,专家由衷感叹:这串佛珠本身就是难得的宝贝,再加它的特殊意义,或许你的“佛缘”真的很深,望其好好保存。

1
查看完整版本: 男子带佛珠鉴宝,说是老僧送的,专家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