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香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杨章旗松树做媒人民资讯
TUhjnbcbe - 2025/1/19 18:13:00
「本文来源:广西卫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其实种植培育树木也并不是一件易事。而要培育新的树种,提高产量和质量,更是难上加难。广西林科院总工程师杨章旗教授,迎难而上,35年如一日,潜心松树培育科学研究,取得马尾松育种体系构建、良种选育、良种基地建设、高效培育等多项重大科技成果,并因此获得了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特别贡献类特等奖。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这位跟松树杂交育种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广西林业专家。年,从华南农业大学毕业后,杨章旗回到家乡,在广西林科院从事松树遗传改良和高效培育研究,这一干就度过了35个春秋。松树的整个研究水平,特别是我们完成了二代改良进入三代以后,无论是松树的生长量、质量,还是它的抗疫性,所有的现状的改良是处在世界的先进水平。马尾松在我国分布广泛,是中国南方主要材用树种。其木材极耐水湿,特别适用于水下工程,有“水中千年松”之称,脱脂后也是造纸和人造纤维工业的重要原料,经济价值高。此外,马尾松也是我国主要产脂树种,出产的松香可用于造纸、橡胶、涂料、油漆、胶粘等工业领域。广西是全国马尾松分布面积最大、种质资源最丰富、生长最好的一个省区。但由于其造林成活率低,育苗成本高,推广难度大,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广西林科院便系统地对马尾松育种和栽培进行研究。马尾松杂交育种和良种选育的工作量十分巨大,要在广袤的森林里找到干型好、品种优的父本和母本,再结合不同的优质性状进行杂交试验,这个过程用“大海捞针”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广西23.67万平方公里有马尾松分布的地方我们都要去,像桐棉这个地方,它种源的分布范围有差不多万亩,我们都走遍了。总共收集了个优良单株,前后花了六年时间。那个年代早上七点钟出去晚上七点钟回来,就带点干粮上山,有时候直接就住在村里面。为了能寻找到生长快、松脂产量高、干形通直、树冠均匀、无病虫害的健壮母树,杨章旗团队跋山涉水走遍了广西各地林场和主要天然林分布区,将采集到的种子筛选、晾干,并用塑料袋密封。再进行选种、组培、育苗、种植,所做这一切要看到效果,往往都要在十多年之后。马尾松开花时间一般在农历正月,元宵节之前。为了保证杂交授粉这一重要环节,团队20年来都是匆匆和家人过完年三十,第二天就开始了奔波忙碌。漫长的时间和工作的艰辛,勾勒出的是林业科研工作者的执着和严谨。马尾松高产脂和高抗逆性是杨章旗团队研究的重要方向,其创新的亚系划分基础上“系间杂交、系内慎交”的高世代杂交育种新方法,解决了亚系内近交率偏高的技术难题。持续不间断地推进长期育种计划,使广西马尾松林分蓄积量从38年前每亩2.13立方米提高至现在每亩5.87立方米。期间,杨章旗团队主持选育植物新品种2个,国家级良种3个,自治区级良种66个,培育的不同层次良种两次刷新国内马尾松生长记录,居全球多个松类树种前列;近年来获得广西科技进步特别贡献奖1项、二等奖1项,获发明专利授权13项等;并培养出一大批林业科技人才。他对我们要求很严格,严慈并济吧,工作上是严格要求,因为这个科研上不容得半点差错,生活上他也给很多关心。在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鹿心社向获得年度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特等奖的广西林科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杨章旗颁发奖章和证书。以杨章旗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胸怀报国富民之志,积极投身到创新发展实践中,艰苦奋斗、潜心探索、无私奉献,取得了丰硕成果,为科技事业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个奖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得到了广西科技厅、还有广西林业局一些相关部门包括林科院的大力支持,我们是非常感谢的。科技厅非常了解我们林业科研的实际情况,从八桂学者专项以及“十三五”创新驱动项目中拨出六千万经费给予我们支持,涵盖了主要用材林,从育种到栽培到人工林的生态稳定性,到深加工的整个全产业链。通过项目支持,使得我们研究获得了非常多的成果。科技互动杨章旗团队通过不懈努力,在松树遗传改良和高效培育领域取得了巨大成果,并通过创新“研究-示范-推广”体系,实现成果高效转化。5年来,在福建、广西、重庆3省区市推广良种造林万亩,新增产值57.88亿元,新增利润35.65亿元,真正将科研成果转变为经济效益。接下来,我们再跟随杨章旗教授去林场看看马尾松育种的骨干亲本材料——桐棉松。广西卫视每周五21:55编辑|骆泽聪责编丨卿林强
1
查看完整版本: 杨章旗松树做媒人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