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香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越来越多城市的道路开始落叶不扫为了
TUhjnbcbe - 2025/4/19 21:33:00

西安有一座网红寺庙叫观音禅寺,它所以成为网红打卡地,是因为寺里有一棵千年银杏树。每到深秋初冬时节,整个观音禅寺都会被银杏树的落叶覆盖,宛如金毯,游人如织,只为欣赏这一地金黄的落叶。

深秋的落叶无疑是美的,是令人心醉的。所以,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中随处可见,如“落叶满阶红不扫”“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落叶满庭阶,秋风吹复起”……

百度图库提供

今天的人们对秋天落叶之美的追寻已不再满足于吟诵古人的这些唯美诗句,更是想亲临其景,栖息其中,尤其是那些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里的人们。

于是,近年来,不断有“落叶不扫”“落叶缓扫”的城市出现,较早的有上海、成都、南京、北京、青岛等地。而在安徽,日前也有一个城市加入其中,它就是黄山市。

据安徽日报报道,黄山市屯溪中心城区有绿化植物近种,其中行道树的落叶树种多达10多种,每到秋末冬初,落叶便成为黄山的一道特殊景观。为此,城市管理者顺应市民的建议,从11月12日至11月20日,在行道树多为法国梧桐、樟树等色彩鲜明树种的5条市区道路和3座桥梁,开展“落叶不扫”尝试,让整洁美观的人行道与落叶相互辉映。有市民感叹:让落叶以最柔软的方式演绎城市的优雅与温暖,妙哉!

是的,落叶不扫,留住的不仅仅秋色之美之绚烂,传递的更是城市管理者的人文情怀,城市治理理念的转变和进步。它既是美丽城市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一种体现,也是对民意的一种积极呼应。何乐而不为。

百度图库提供

试想,深秋之际,当片片树叶缓缓飘落,铺得一地金黄,你漫步在城市的街头,轻轻踏着铺满落叶的道路,一定能够听得到脚下沙沙的微响。此时此刻,怎能不顿觉浪漫,心生惬意,由屋及乌热爱这座城市。

当然,繁华城市毕竟不是乡村田园,城市道路的主要功能是为了交通,而不是赏景。何况在落叶不扫的浪漫美景背后,也确实存在着一些管理难题,如容易遮盖地面交通标线,遇雨天腐变、遇风四处飞扬,影响城市清洁,以及容易引发火灾等。因此,也有人因为担忧发出不同的声音。

但老编认为,落叶不扫,是出于顺应民意;扫,是出于方便管理。但为了顺应民意,再难的事情也能找到解决的办法,这恰恰能考验我们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和能力。

好在一些城市已在这方面摸索出了比较可行的经验和做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对“落叶不扫”的担忧。

一是“落叶不扫”,主要是不去破坏落叶形成的自然风景,但也并非任由其杂乱铺陈。不扫不代表不清扫,而是改成有选择性地清扫。相比起普扫,这种绣花式清扫模式更加精细,由环卫作业人员巡回检查路面,捡拾躲藏在落叶下的垃圾,确保整个景观路段的整洁美丽,从而将最美的树叶留给市民、最靓的景色留给城市。

二是选择适合的道路实行“落叶不扫”。如要考虑道路的景观、周围的环境,要安全开阔,便于市民参与其中,要以人行道为主,不影响车辆、行人通行。上海市今年结合区域特点、历史内涵、建筑风格后,对落叶不扫的景观道进行了优化调整和精心挑选,选择并公布了41条路,每条落叶景观道树种也不尽相同,包括悬铃木、银杏、栾树、北美枫香、无患子等。黄山市选择了在行道树多为法国梧桐、樟树等色彩鲜明树种的5条市区道路和3座桥梁开展“落叶不扫”尝试。

上海公布41条落叶不扫道路

三是“落叶不扫”不搞一刀切,分区域、分时段。杭州市推行“白天不扫、晚上普扫、霜冻天气及时扫”的灵活环卫保洁作业模式。成都则根据气候变化及银杏等树木色彩变化,对重要路段实行“一街一策”精细化环卫清扫保洁。其中,选定路段原则上不进行洒水作业,确有必要进行洒水作业时,尽量靠近道路中间,避免将水洒入人行道、道路两侧绿化区域内。南京“落叶不扫”活动期间如遇雨雪大风天气,园林、环卫部门将及时进行落叶清扫,切实保证城市环境整洁和市民出行方便。

“落叶不扫”虽是小小的行动,但对城市管理者是大大的考验。它造福的是市民,彰显的则是城市管理的新理念。即在城市自然氛围的营造上,一座城市不能只一味追求干净整洁,井井有条,还应有那么一点浪漫,那么一点诗意。落叶之美,完全可以幻化成城巿之美!

1
查看完整版本: 越来越多城市的道路开始落叶不扫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