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进驻遵义后,于年1月12日开业,国家银行以打土豪征收来的布匹、银元及遵义紧缺的大量食盐作为发行货币的保证,正式发行了苏维埃币,也称“红军票”。“红军票”发行后,群众用银元或其它物品兑换成苏维埃币后,可用苏维埃币去购买到廉价的食盐、布匹等,深受群众的喜爱。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决定撤出遵义,苏维埃国家银行贴出布告,通知社会各界人士持苏维埃币到指定地点兑换银元,18日,国家银行工作人员在闹市区丁字口、万寿桥、狮子桥等地,摆上银元及布匹、棉纱、粮食、食盐等货物,通宵达旦让群众兑换或选购,维护了苏维埃币的信誉,维护党的红军的信誉,避免了群众受损失。
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抵达遵义,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使处于危急关头的中国革命实现了伟大转折。
遵义的特别之处还在于,这里是红军长征途中唯一发行纸币的城市。
红军进驻遵义后,部队获得了短暂的休整。为了补给后勤,随红军长征的苏维埃国家银行组织货币发行,以布匹、银元及遵义紧缺的大量食盐作为发行苏区货币的保证,同时成立临时物资供应处和货币兑换处,发行了苏区货币——“红军票”。
初入遵义筹备发币
年1月7日,工农红军打下了黔北重镇遵义。
红军进入遵义之后,部队获得短暂的休整。中共中央决定在遵义休整12天,并于1月15—17日召开了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
同时,苏维埃国家银行行长毛泽民、支部书记曹菊如向党中央请示并建议:立即发动遵义各族贫苦群众,清查没收地主、官僚、反动军阀盘剥来的资财,用以救济贫苦百姓并增加苏维埃国家银行的资金储备。中央和各军团成立没收征发委员会,林伯渠任中央没收征发委员会主任,毛泽民任副主任。
当时,遵义是贵州较为富庶的地区,也是军阀、官僚、大地主比较集中的地方。他们兼并大量的土地,垄断许多工商业,对百姓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根据这一情况,苏维埃国家银行首先决定查抄和没收反动军阀王家烈、柏辉章家的米行、盐行、布庄。
除了拍卖大军阀的资财外,苏维埃国家银行还积极组织群众对土豪劣绅、贪官污吏的田产财物进行清查没收,将不义之财大部分发给贫苦群众,少部分留作银行资金。同时,苏维埃国家银行和遵义县革命委员会财政委员会,还组织、发动开明绅士、工商业者向红军募捐军饷、资金。
由于特定的战争环境,决定了苏维埃国家银行的货币发行准备,大部分来自于没收官僚、军阀、资本家及土豪劣绅的不义之财。同时,通过募捐,苏维埃国家银行也筹集了一部分资金。这些资金和物资,在特殊时期为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等工作的开展,提供充分的物质准备。
布匹银元食盐增信
撤离前夜连夜收兑
遵义是红军长征途中经过的一个较大城市。为了补给后勤,随红军长征的苏维埃国家银行在遵义临时发行纸币,规定纸币与银元等值,用于购置各种物品。长征出发时,曾规定禁止使用这些携带的苏区纸币。然而,红军进驻遵义后,情况发生改变,因而决定发行一定数量的纸币。
年1月12日,苏维埃国家银行在遵义开业,同时,成立临时物资供应处和货币兑换处。
这种正式发行的货币俗称“红军票”,面值有壹元、伍角、贰角、壹角、伍分。
↑伍分,票幅49×83毫米,颜色为绿、棕两色。
↑壹角,票幅55×94毫米,颜色为枣红色。
↑贰角,票幅68×98毫米,颜色为蓝、紫两色。
↑伍角,票幅68×97毫米,颜色为棕红色。
↑壹元,票幅66×毫米,颜色为棕绿色。
其中贰角和壹圆苏币的正面图案都是列宁头像。五张苏币的正上方都印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12个字,纸币左边是国家银行行长毛泽民的英文签名,右边是国家财政部长邓子恢的英文签名。
1月18日,苏维埃国家银行接到转移的命令后,开始收回发行的“红军票”。苏维埃国家银行贴出布告,通知社会各界人士持纸币到指定地点兑换银元。部队撤离的前一天,国家银行工作人员在闹市区丁字口、万寿桥、狮子桥等处,摆上银元及布匹、棉纱、粮食、食盐等货物,通宵达旦让群众兑换或选购。交易中规定,以白区通用纸币2元或银币1.2元收兑苏区纸币1元,并以大量食盐平价供应,换取苏区纸币。
曹菊如回忆:“要离开遵义的头一天晚上,银行工作人员用现洋兑纸币,兑到将近天亮才结束。虽然大家熬了一个通宵没有休息,还是心情振奋地离开遵义,赶上队伍继续向前进发。”用现洋兑回纸币或用商品把留在群众手中的“红军票”突击收回,减少了遵义群众的损失,怎能不令人觉得欣慰?
1月下旬,红军到达赤水河边,在土城战斗中,为防止苏区货币散落被敌利用,这次烧毁了大部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钞券,还埋掉了一部分银毫。2月下旬,红军再度进入遵义城。这次,遵义群众不仅不躲避,还主动前来慰劳。苏维埃国家银行利用原有的信誉开展营业,其中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回收此前留下的“红军票”。
坚决杜绝乱用现象
避免损害群众利益
苏维埃国家银行进驻遵义仅有十余天,此前当地群众对“红军票”也没有一点认知,只熟悉大洋、银元,在如此短时间内,遵义老百姓就能接受“红军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党和红军注重提高、维护苏区货币的信誉。
当时,遵义食盐紧缺,且均被官僚、军阀、地主和奸商垄断,价格很贵。这一生活必需品成为贵重的稀有商品,很多贫苦百姓吃不起盐,患粗脖子病的现象特别普遍。
苏维埃国家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如高价购买生活用品,却又低价将食用盐卖给老百姓,且专收苏区货币。同时,把打土豪得来的物资,指定用苏币低价卖给穷人,并允许用苏币到苏维埃国家银行换取银元。资料记载:“每红军钞洋1元可买盐7斤,可买白金龙香烟4罐,价值远贱于平昔。”1斤盐在当地市场的价格为1块银元,而1元苏币可以买盐7斤,这使得“红军票”顺利流通且信用很高,甚至人人争着要。
为维护“红军票”的信用,党和红军还坚决杜绝乱用现象,要求“不在没有兑换处的地方使用苏币”,避免损害群众利益。年2月10日出版的《红星报》发表的《不要乱用苏维埃国币》明确强调:“最近在我们的部队中,有些同志表现着不重视苏维埃国币、乱用苏维埃国币的现象,甚至有请运输员、向导也用纸币的。这不仅是浪费,而且是脱离群众的现象。我们国币应该是有信用的,更是十足兑现的,但我们不一定每到一处都设有兑换处。假使不设兑换处的地方,也用纸币,必使群众受到损失,而发生对我们不满,结果是帮助了敌人。因此,为了争取群众,维护苏维埃国币的信用,必须反对浪费,节约苏维埃国币来买必需的东西。”
总之,虽然苏维埃国家银行进驻遵义后的货币发行、流通时间较为短暂,但在中共领导的金融事业中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和意义。国家银行工作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克服重重困难,胜利完成任务,树立了一面金融战线上的光辉旗帜,也为今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薪火相传
“红色精神”在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中闪耀
——遵义农信践行普惠金融服务纪实
图为农户在贵州省仁怀市火石岗镇街上的茅台农商银行“村村通”便民服务点办理取款业务。(罗文摄)
作为遵义地区服务三农、支农支小的金融主力军,遵义农信系统不断提高管理、服务、协调能力和水平,让“红色精神”在每一天、每一项细小的工作中闪耀。
年6月5日,遵义农商银行在遵义市仁怀市盐津街道办梅子坳村成立第一家“村村通”便民服务站;去年11月又在枫香镇苟坝村升级推出遵义市第一家“黔农村村通普惠金融服务点”,至此,遵义农信已在全市设置“黔农村村通”银行卡助农取款便民服务点个,覆盖15个县(市、区)的个行政村,让广大群众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基本金融服务。
统计数据显示,仅去年,遵义农信“黔农村村通”就办理业务多万笔,交易金额突破亿元。
“黔农村村通”正改变着老区人民的金融生态和支付环境,改变着广大群众的理财观念和消费方式,成为遵义农信助力农村产业革命和服务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
在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驻遵义市党工委书记佘传达看来,“村村通”转型升级是遵义农信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近年来,遵义农信创新“三农”金融服务平台、载体和模式,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助力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不断向民生行业和偏远地区开放,赋予“村村通”综合服务功能,让广大农民群众获得更多服务体验。
对此,遵义农信把“村村通”转型升级作为今年重点工作,宣传造势,强化后勤保障,制定考核方案,调动各方资源,按照“日常服务不出户、基础服务不出村、综合服务不出镇”的思路,提升对农户商户、党务政务、医疗卫生、村集体经济、农业产业化、商超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功能,实现“一站式、多功能、综合性”升级目标,从村村通“数量覆盖”转变为服务“质效覆盖”,不断优化包括支付在内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环境。今年上半年,村村通共实现升级个,升级占比15.73%。
遵义农信还开展“网点争一”活动,与信用工程和村村通转型升级工作紧密配合,与农民工金融服务和结对帮扶工作互动结合,与惠农补贴“卡折合一”和社保卡制作发放工作有效整合。目前,遵义农信社保卡发放、激活量居全省之首,与人社系统的合作得到进一步深化,为下一步更好地发挥农信优势,打造并推广“黔农行”“银社一体化”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遵义农信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坚持回归本源,坚守市场定位,专注主责主业,加快推进业务转型发展,截至6月末,遵义农信涉农贷款余额.54亿元,较年初增加29.97亿元,占比71.19%。其中,农户贷款较年初增加20.92亿元,同比多增加2.16亿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较年初增加18.82亿元,同比多增加9.04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4亿元,较年初增加15.98亿元,占比19.04%。
此外,按照贵州省联社关于“推动创新、激发活力”的要求,遵义农信创新发展,由遵义审计中心牵头指导行社制定项目创新工作方案和乡村振兴“金融链”创新项目实施方案,今年上半年,B2B供应链创新项目已在遵义、汇川、红花岗、桐梓等行社试点推广,其余相关行社“竹链贷”“茶链贷”“辣链贷”“牛链贷”“菌链贷”等创新业务正在稳步推进。
主要监管指标持续优化,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巩固。截至6月末,遵义农信各项存款余额.36亿元,较年初增加.3亿元,增幅8.91%,同比多增加52.93亿元,市场份额达25.8%,居全市金融机构第一位;各项贷款余额.41亿元,较年初增加41亿元,增幅4.12%,同比多增加8.27亿元,市场份额21.81%,居全市金融机构第1位。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农村金融
主编/刘小萃责编/李博制作/吕国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