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是秋令节气的最后一气,预示着冬日将临。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霜,是空气当中的水汽饱和之后,在低温状态下,直接凝华成白色的冰晶,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
霜降时节,万物愈发萧条。没有鸟啼,没有蝉鸣,没有蚊蝇滋扰,没有蜂蝶分神,没有了那么多的花花草草、枝枝蔓蔓,一切都变得简约而清和,天地之间的景物似乎变成了一幅展现本真的简笔画。
-霜降三候-
霜降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落;三候蛰虫咸俯。”
豺之祭兽是在深秋,兽类捕猎,在为越冬准备食物。
古时,草木*落便是"伐薪为炭"之时,这时人们也需要做好过冬的各种准备了。
所谓"蛰虫咸俯",描述的是蛰虫们垂下头的样子,说明都已经进入冬眠状态了。秋天与冬天的物候分界线,是"蛰虫咸俯";天气分界线就是"水始冰",一切都回归自在的安宁。
-霜降习俗-
①
霜降·吃柿子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则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其所含维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
②
霜降·登高
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天高云淡,枫叶尽染,登高远眺,赏心悦目。
③
霜降·赏菊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
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霜降养生-
①
霜降·防秋燥
夏去秋来,秋风阵阵,带给人们的是一片“燥”情,鼻干,口干,咽干,皮肤干裂,皱缩增多。中医称之为:“秋燥”。
秋天防燥要注意做到早睡早起,起居有时,随天气变化勤增减衣服,适时配戴口罩,防止病邪侵。庭院、室内可养些花草,洒些水,以调节空气湿度。双手、面部宜勤擦些甘油类护肤品,保护润养皮肤。
秋天防燥要多喝些开水、淡茶、豆浆、牛奶等饮料,多吃些萝卜、蕃茄、梨、柿、百合、银耳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
②
霜降·防湿邪
霜降时节,风邪易侵入人体,若不注意,往往会全身酸痛,疲乏无力,严重的还会口歪眼斜、面部神经麻痹等。
防风邪,大风天气减少外出,或者戴帽,白天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睡前注意关窗或留少许空隙,以免风邪侵扰。
"物系于时也",一切,都只是时令之物象。"春也吐华,夏也布叶,秋也凋零,冬也成实,无为而自成者也"。一切都是随着时令顺其自然的变化而已。深秋时节,是风刀霜剑的折磨,凋落者无需抱怨。
···
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
秋将逝,冬将至,
虽染尽霜华,章堰村仍初心至诚,
愿迎你深秋最后一次回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