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香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孙子兵法中的ldquo留一手r
TUhjnbcbe - 2020/12/3 11:08:00

《孙子兵法》中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叫“以正合,以奇胜”,语出自《势》篇的第二段:“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不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

孙子兵法的文字确实优美,文章气势也大,关键是其中蕴含的哲理,非常耐人寻味。北大李零教授做《兵以诈立》一书,专门讲孙子。他说:“我们读《孙子》,《势》篇最难懂。我们读《势》篇,奇正最难懂。”他把历史上对奇正的解说,做了爬梳整理,解释得很全面,其中特别推崇法国学者魏立德的解释。魏先生说,“奇”就是“余奇”,“余奇”和《易经》摆草棍的演算方法有关。中国的数学传统,一直看重“余奇”。“大衍之数五十”,要拿出一根放到一边,这根放在一边的草棍,绝不是可有可无,而是非常重要。“余奇”的重要性在哪里?主要在于,它是制造一切变化的关键。所有偶数加上这个“奇”,都会变成奇数;所有奇数减去这个“奇”,都会变成偶数。

我理解,余奇的说法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风险预防和控制的思想:做任何事,都要“留一手”,就像易经卜卦时放在一边的那根蓍草棍。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再寻求变化,出奇制胜,而留出的这一手如果使用得当,就是“以奇胜”的关键。

汉语语系中,留一手一般带有某种贬义色彩,特指一些不耿直的人,心眼多,做事不爽快。我这里所说的留一手,则是指做事情所采取的保守策略。《中庸》说:“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就是说做事要小心,要保有余地,不可事事做绝。到了古代的心灵鸡汤《菜根谭》那里,就更直接了:“事事要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神不能损我。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不生内变,必招外忧。”

还是以打仗为例。近现代的战争,都要留有预备队。预备队怎么留,什么时候用,往往体现了指挥者的智慧和临战应变能力,有时会成为战争胜负变化的关键。所谓出奇制胜,成为压倒敌方的关键杀着。这也许就是孙子所说“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其中蕴藏着的变化很多,体现出战争的魅力。

一个经典的战例就是滑铁卢战役。此一战,不但使拿破仑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而且改变了整个欧洲未来的走向。如此重要的战役,最后的结局却是由一连串偶然因素造成的。法国大文豪雨果在其不朽名著《悲惨世界》中用了大段篇幅来重现滑铁卢战役的过程,十分精彩。他的结论是:“拿破仑能打赢这场战役吗?我们回答不能。为什么?由于威灵顿?由于布吕歇?不。由于天主。”我们尽管很难认同这种宿命的观点,但是,此役中那么多偶然因素的叠加,导致一代枭雄就这样被击败,委实也有些诡异。首先,当天风雨大作。拿破仑最擅用炮,但是路面泥泞,炮车无法在泥地中推进。这使战争开始的时间推迟到了当天中午。如果不是这样,战争在下午四点就会结束了,根本用不到预备队。第二,在提前踏勘现场时,有一条洼道没有被察觉到,法国皇帝对可能影响骑兵的障碍心存警惕,对向导拉柯斯特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是向导回答,没有障碍。“可以说,拿破仑的灾难来自一个农民的摇头”。在战争中,正是这个大坑,让法国骑兵损失惨重,也让拿破仑丢掉了眼看就要到手的胜利。而他下令让重骑兵冲锋前,已自信地“突然回转身来,派出一名武装侍从,骑马前往巴黎报捷”。第三,就是预备队的使用。在战争进行到最后的胶着状态时,双方兵力都已衰竭,威灵顿一度感到败局临近。这位英国的铁腕公爵虽然保持镇静,但是嘴唇发青,他嘟囔着阴沉的话语:“布吕歇不来,就是黑夜。”正在此时,远处一排刺刀闪闪发光,至此,这场鏖战出现了曲折。现在的人们都知道拿破仑令人伤心的错误:期待格鲁希到,布吕歇却突然杀到。死神代替了救星。“命运常有这类转折,期待登上世界宝座,却看到圣赫勒拿岛”。

在这场著名的较量中,以奇胜出的是威灵顿。双方都等待着自己的“余奇”出现,但是计算准确、用人得当的人获胜。拿破仑等着格鲁希来,望眼欲穿,他没有来。威灵顿等待布吕歇,他来了!

几年前,我曾经到比利时的滑铁卢镇,凭吊了一番古战场。巧合的是,当天也下着大雨。当我冒雨登上一座巍巍如金字塔般的纪念山,仰望着象征权力与征服的巨大的铜狮,再环顾四周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原时,更觉人生天地间,何其渺小。再伟大的人,也当心存敬畏,不可盲目自大,做事当留有余地。只有给自己给够了冗余和安全边际,才能够应付不可预知的风险。

不仅是打仗,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留一手的思想都很重要。比如在股票投资中,就更需要留好预备队,因为,资本市场简直就是一个“黑天鹅”的养殖场。

我曾接触过一些股市大咖,其中一些人是巴菲特、芒格的信徒。他们有的曾亲眼见过股神;有的著书立说,对股神的思想分析得头头是道,很有学养。不过,有的人似乎真的以为得了股神的真传,表现的特别自信,声称自己的投资风格是“绝不半仓,永远满仓”。这种打仗不留预备队的做法,值得商榷。一旦突发利空,连格鲁希都没有留,还有谁来救援?其实巴菲特成功的一个秘诀,恰恰是因为他的帐上时刻有大笔的现金可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当初由一个纺织厂转型为保险控股公司,正是利用了保险公司强大的资金运用能力,可以调动大笔低成本甚至是零成本、负成本的资金,用于证券投资,这正是股神留一手,甚至留两手、留三手的高人之处。

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系统阐发了证券投资中留一手的思想,具体表现在安全边际概念的提出和仓位控制的硬性要求。他极端保守的投资策略,我认为比巴菲特的思想更适用于风险极高的中国股市。

安全边际是格雷厄姆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是做到确保安全和防范风险的重要步骤。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中用第20章专门一章的篇幅来详细论述“作为投资中心思想的‘安全边际’”,可见格雷厄姆本人对这个理念的看重。巴菲特几乎用他一生的投资行动来实践这四个字,他总是不断在致股东的信中强调:“我依然认为这几个字非常正确。”这确保了他长期战胜市场,并用复利取得了惊人的业绩,也使他在找不到有足够安全边际标的时,耐心持有现金,等待梦寐以求的投资机会出现。他对安全边际曾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在建筑一座桥梁时,尽管通过这座桥的卡车的重量通常只有磅,你也必须坚持其承重要达到磅。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投资。”说简单点,就是怎么给自己留给冗余备份,以应对突发的风险。

但是人们往往表现出超凡的自信,感觉自己冥冥中有一种预测股价的能力,所以只要买入股票,一定会上涨,如果不满仓操作,留出一点资金在帐上,那简直就是浪费金钱。格雷厄姆出于对人性的把握,对此早已洞悉,他在《聪明的投资者》的导言部分说:“投资者的最大问题甚至是最可怕的敌人,很可能就是他们自己,”所以“本书的目的在于,指导读者避免陷入严重的错误,并建立一套令其感到安全放心的投资策略”。

他提出了程式投资原理:“我们建议投资者将其资金投资于股票的比例限制在25%~75%之间,并根据股市的动向进行反向操作,这种策略是‘程式投资’原理的体现。市场的大幅上升,会立即给人们带来适当的满足感以及谨慎的担忧,同时也会使人产生强烈的不谨慎冲动。你的股票上涨了,很好!你比以前更富有了,很好!但是,价格上涨是否过高,你应该考虑出售吗?或者,你是否会因为低价时购买的股票太少而责备自己呢?或者(这是最坏的想法),你现在应该认可牛市气氛,像绝大多数公众那样满怀热情,陷入过分的自信和贪婪(毕竟你也是公众中的一员),并且进行更多的危险投资?到目前为止,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但是,即使是聪明的投资者,也可能需要很强的意志力来防止自己的从众行为。正是出于对人性的考虑(而不是出于对财务损益的考虑),我们才主张在投资者的证券组合中采用某种机械的方法,调整债券与股票之间的比重。或许,这种方法的主要好处就在于,它使得投资者有事可做。随着市场的上升,他将不断出售所持有的股票,并将所获收入投入到债券中;当市场下降时,他会采取相反的做法。这些交易活动将提供某种通道,以释放投资者有可能不断累积的能量。作为一名恰当的投资者,他还能从下列想法中获得满足感:自己的业务操作与普通大众的正好相反。”(关于格雷厄姆的投资法则,详见拙著《价值投资路线图》。)

我认为,格雷厄姆的程式投资,就是典型的留一手的投资法则,他考虑到了人性的弱点,用一种机械的方式来控制自己躁动的情绪,强制自己留出冗余以备不测。

这不过只是证券投资一个方面,商场如战场,在各种商业活动中,孙子兵法中的余奇思想,留一手的策略,保有一种安全边际的思想,都是相当有启发意义,值得借鉴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孙子兵法中的ldquo留一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