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a中PI溶液的绝对黏度随着固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固含量超过30%时,PI溶液的绝对黏度出现突增现象;图2b可以观察到酰亚胺单元的一系列特征峰,这表明成功制备了预期结构的PI薄膜;图2c可以看出该工艺制备的PI薄膜具有良好的表面平整性。
图3.(a)PI薄膜的TGA与DTG曲线;(b)PI薄膜的DSC曲线图3评估了PI薄膜的耐热性能。从图3a可以看出PI薄膜表现出良好的耐热稳定性,在℃时的残留率为7.0%;图3b可知PI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达.4℃。
图4.(a)PI薄膜的UV-Vis曲线;(b)PI薄膜的介电谱图从图4a看出PI薄膜具有优异的光学透明性,厚度为25μm的PI薄膜在nm波长处的的透光率为87.1%;图4b可观察到PI薄膜的Dk值随着测试频率的增加而略有降低,1MHz时的Dk值为2.71,表现出良好的low-Dk特征。
全文小结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种高脂环含量型PI薄膜。脂环单元,包括双环己基以及三甲基取代茚环的低摩尔极化率、高摩尔体积特征赋予了PI薄膜良好的综合性能,包括良好的耐热稳定性、优异的光学性能以及良好的介电性能,使得这类PI薄膜在光电通讯、5G通讯等高技术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作者简介*:博士,高级工程师;作为复合材料中心先进工艺与材料研究团队技术主管,全面负责关于复合材料先进成型工艺的开发与工程化工作,支持航空材料国产化工程验证。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三个方向:先进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复合材料非热压罐成型技术、碳纤维复合材料国产化工艺考核。年加入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先进复合材料中心,先后参与C大型客机复合材料平行尾翼的技术攻关和多项支线客机复合材料工艺开发及适航验证工作。年开始承担预先研究技术攻关任务,完成了《大型客机复合材料机翼翼盒制造可行性开发》等攻关课题。年开始专注于航空复合材料先进工艺、先进材料的开发和验证,目前负责多项中国商飞技术创新研究及上海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等任务。本文有删减,如需阅读详细内容,请查阅年第10期《绝缘材料》杂志,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在线阅读。版权声明:此文为作者原创,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