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目录
1.本书将从十六个方面为你提供帮助
2.序言:本书创作过程和缘由
3.认识焦虑
4.分析焦虑的基本方法
5.抢占先机,击败焦虑
6.调整心态的七种方法
7.征服忧虑的*金法则
8.面对批评,泰然处之
9.防止疲劳,永葆活力
10.怎样找到理想的工作
11.减少经济上的困扰
后记
02读书笔记
第2章序言:本书创作过程和缘由
为创作而生活,为生活而创作
我们的问题不在于无知,而在于无为。
第3章认识焦虑(1)
托马斯·卡莱尔之口:“吾等要务非着眼缥缈之远方,而应着手实在之近处。”
成功秘诀是什么?他认为,原因就在于他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
明天做准备,最好的方法就是集中所有的才智和热情去完成今天的工作。
“不要为明天操心,因为明天自有明天要操的心,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别为明天的事焦虑。
所需仅一步。
一次只通过一颗沙粒,一次只做好一件事。
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写道:“无论压力有多大,每个人都能坚持到夜晚的到来;无论有多艰难,每个人都能完成一天的工作。每个人都能开心、闲适地生活,满怀爱心,简简单单,直到太阳落下。这就是生命的真谛。”
对一个聪明人来说,每一天都是崭新的。
第4章认识焦虑(2)
要把握今天,对其加以充分利用。
上帝创造了今天,
我们要乐享其间。
关上通往过去和将来的铁门,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
第5章认识焦虑(3)
欧玛尔的古老诗句:
啊,把剩下的一切尽情地享用
趁我们还没沉沦于尘土之中
尘土复归于尘土,长眠尘土下,
无酒无歌无歌手,而且还无穷!
“不懂得如何排解焦虑的人容易早逝。”
——亚历克西·卡雷尔博士
“恐惧使人焦虑,焦虑导致紧张,并影响到人的胃部神经,从而使胃液从正常变为异常,往往导致胃溃疡。”
第6章认识焦虑(4)
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的罗素·塞西尔博士是世界公认的关节炎治疗权威,他列举了导致关节炎的四种最常见情况:
1.婚姻破裂
2.财务危机
3.孤独和焦虑
4.长期积怨
威廉·麦戈尼格尔博士在全美牙医协会的一次演讲中说:“焦虑、恐惧、抱怨等引起的不良情绪可能影响到人体的钙质平衡,从而导致龋齿。”
正如梭罗在他不朽的名著《瓦尔登湖》中所说的那样:
毋庸置疑,人类能够通过坚强的意志力去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种能力更令人振奋的了。如果一个人满怀信心地朝着他的理想迈进,努力追求他所期望的生活,他就一定会获得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功。
第7章小结
认识焦虑
法则一:如果你想远离焦虑,就按威廉·奥斯勒爵士所说的去做: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不要为将来忧心忡忡,只要过好这一天。
法则二:下次再碰上麻烦,感觉陷入绝境的时候,试试威利斯·开利的“神秘处方”:
问问你自己,“如果我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可能产生的最坏结果是什么?”
如果你别无选择,那就从心理上接受它。
沉着应对,设法改善内心业已接受的最坏结果。
法则三:提醒自己,焦虑会使你付出健康方面的惨重代价,“不知道如何排解焦虑的人容易早逝。”
第8章分析焦虑的基本方法(1)
请允许我重复一下他的话:“一个人如果致力于公正、客观地查清事实真相,他的焦虑就会在智慧之光的照耀下烟消云散。”
第9章分析焦虑的基本方法(2)
按照以下四个步骤去实施,就能消除我90%的焦虑:
1.清楚地写下我所担心的是什么;
2.写下我可以做些什么;
3.决定该做的事情;
4.立刻按照决定去做。
第10章小结
分析焦虑的基本方法
规则一:收集事实,记住霍克斯院长所说的:“世人的焦虑,多半是因为人们对产生焦虑的事实缺乏了解而妄下结论所产生的。”
规则二:在仔细权衡全部事实之后再做决定。
规则三:一旦做出慎重的决定,就立即采取行动!积极施行自己的决定,不要为结果担忧。
规则四:当你或你的同事为某个问题焦虑时,请列出下面的问题,并给出答案:
a)问题是什么?
b)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c)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能方案有哪些?
d)最佳方案是什么?
第11章抢占先机击败焦虑(1)
正如作家丁尼生在失去最亲密的朋友亚瑟·哈勒姆时所说过的:“我必须让自己忙碌起来,否则我会在绝望中沉沦。”
约翰·考柏·波伊斯在《忘掉不快的艺术》一书中所说的:“当人类专注于自己的分内工作时,一种舒适的安全感、一份内心深处的宁静和一丝幸福的迟钝感觉会抚慰他的心灵。”
“一旦没有目标,生活就失去了意义,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
第12章抢占先机击败焦虑(2)
萧伯纳精辟地说过:“悲惨人生的根源就在于闲暇太多,于是庸人自扰地空想自己是否幸福。”
要改掉焦虑的不良习惯,第一条规则就是:
保持忙碌状态,焦虑的人必须让自己忙碌起来,否则就会在绝望中沉沦。
迪斯累利说:“人生何其短,岂容琐事烦。”
第13章抢占先机击败焦虑(3)
要抢占先机,击败焦虑,第二条规则就是:
不要被生活中本该不屑一顾的琐碎小事扰乱了自己的心神。
记住,“人生何其短,岂容琐事烦。”
要抢占先机,击败焦虑,第三条规则就是:
“让我们查查记录。”让我们问问自己:“从平均律的角度看,我担心的这件事情发生的几率有多大?”
第九回既来之,则安之
第14章抢占先机击败焦虑(4)
下面是我喜欢的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所给的忠告:“要欣然接受既成事实,接受业已发生的事实,是应对随之而来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
坚持住,无论发生什么,用微笑驱散您的悲伤,坚持下去。”
英王乔治五世就在他白金汉宫书房的墙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不思水中捞月,谨记覆水难收。”哲学家叔本华也表达过类似的想法,他说:“逆来顺受,是开启人生旅程的必修课。”
显然,环境本身并不能决定我们是否幸福,而我们对环境的态度才会决定我们的感受。耶稣曾说:“天堂在你心中,地狱也在你心中。”
塔金顿说:“我发现,我能坦然地接受失明的现实,这与一个人承受其他事情没有什么不同。如果我的五种感官全部丧失了,我还能活在我的内心世界里。因为我们是用心在看,用心在活,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新英格兰著名的女权运动者玛格丽特·富勒曾有一句座右铭:“我愿接受整个世界!”
詹姆斯·卡什·潘尼创办了遍布全美的潘尼连锁商店,他告诉我:“哪怕我所有的钱都赔光了,我也不会焦虑,因为我知道焦虑并不能让我得到什么。我尽可能把工作做好,至于结果,就交给众神处理吧。”
亨利·福特也说过类似的话:“碰到我也没法处理的事情,我就让它们自行解决。”
我曾问起时任克莱斯勒公司总裁的凯勒先生,他是如何将焦虑拒之门外的,他说:“面对棘手的问题,如果我能够为此做点什么,我就去做。如果无能为力,我就把它抛到脑后。我从不为未来担心,因为没人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影响未来的因素太多了!谁也说不准那些因素背后的动因会是什么,或者完全了解它们,那又何必为它们操心呢?”
爱比克泰德说:“快乐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不去为力所不及的事情烦恼。”
日本的柔术大师常告诫学生:“要像杨柳一样柔韧,不要像橡树一样坚挺。”
第15章抢占先机击败焦虑(5)
和善的狱卒在把一杯*酒交给苏格拉底时对他说道:“对必须承受的事,就欣然承受吧。”苏格拉底照办了,他平静而顺从地面对死亡,展现出近乎神性的光辉。
抢占先机,击败焦虑,第四条规则就是:
适应不可改变的现实。
第十回给焦虑设定“止损指令”
亨利·梭罗用鹅毛笔蘸着自制的墨水,在日记中写道:“世间万物都是我们用生命做代价换来的,有的即刻兑现,有的则需时日。”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为某件事付出了过多的生命代价,那我们就是傻子。
第16章抢占先机击败焦虑(6)
是的,我坚信,具备正确的价值观是获取内心平静的最大秘诀之一。我相信,只要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根本标准,来确定我们需要为每件事付出多少生命代价,就能立即消除一半的忧虑。
抢占先机,击败忧虑,第五条规则就是:
任何时候,当我们冲动之下想要付出不值当的生命代价时,要先停下来,问自己下面三个问题:
1.我所担心的问题对我到底有多重要?
2.在这件事上,我应在何处设置“止损点”,然后把它忘掉?
3.这个“口哨”值多少钱?我所付的是否已超过了它的价值?
在这个世界上,要想让过去发生的事情对我们有所裨益,唯一的方法就是冷静分析过去犯下的错误,从中吸取教训,然后把它们彻底忘掉。
“教导别人比教导自己要容易得多。”
老是在想我做过的事,希望当初没有那么做;老是在想我说过的话,希望当时能把话说得更得体些。
磨过的谷子不能再磨,锯碎的木屑也不能再锯,但是你会在脸上锯出皱纹,在胃里锯出溃疡。
无论如何,本事再大的人也绝不能挽回已经过去的东西。所以,让我们记住第六条原则:
不要锯木屑。
第17章小结
抢占先机击败焦虑
规则一:让自己忙碌起来,不给焦虑生存空间。大量的活动是治疗“胡思乱想”的最佳良方之一。
规则二:不要为琐事大惊小怪。小事就如生活中的白蚁,别让它们毁掉你的幸福。
规则三:用平均率来驱除焦虑。问自己:“这件事发生的几率到底有多大?”
规则四: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如果你明知无力改变或扭转某种局面,就要对自己说:“事已至此,别无选择。”
规则五:为你要忧虑的事情设定一个“止损指令”,衡量一下,某件事到底值得你花多少心思,不要费心过度。
规则六: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不要锯木屑。
第18章调整心态的七种方法(1)
原来我一直想改变整个世界和世界上的每个人,然而唯一需要改变的,是调整相机镜头的焦距,于我而言,也就是自己的大脑。
第19章调整心态的七种方法(2)
除了你自己,什么都不能带给你心灵的宁静。
伟大的法国哲学家蒙田把下面这句话奉为一生的座右铭:“让人受到伤害的并非发生的事件本身,而是他对所发生事件的看法。”而我们对事件的一切看法,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
我只希望拥有控制自我的能力——控制我自己的思想,控制我内心的恐惧,控制我的心智和精神。奇妙的是,在任何时候,只要我愿意,我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控制自己的行动来获取这种控制力。
因此,就让我们记住威廉·詹姆斯的这些话吧:“只要把当事人内心的恐惧心理转化为奋斗精神,我们所谓的坏事往往大部分都可以转换成振奋人心的好事。”
它是已故的西比尔·帕特里奇在36年前编写的,如果我们能照着做,就能消除大部分的忧虑,极大地增加我们生活的乐趣。
只为今天
1.只为今天,我要很快乐。正如林肯所说:“大部分人只要下决心都可以很快乐。”这句话千真万确,快乐源于我们的内心,而无关外物。
2.只为今天,我要让自己适应一切。而不是让外界来适应我的想法。我要坦然面对我的家庭、事业和运气,并去适应它们。
3.只为今天,我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我要让它得到锻炼、呵护和滋养,而不滥用它、忽略它,这样就可以让它成为我成功的基石。
4.只为今天,我要让自己的意志更坚强。我要学习有用的知识,不做头脑空虚的人。我要阅读一些能让我集中精力、启迪思考的书。
5.只为今天,我要从三个方面塑造我的灵*。我要默默为某人做一件好事,而不让他知道;我还要至少做两件我不想做的事,就像威廉·詹姆斯所说的那样,只为锤炼意志。
6.只为今天,我要与人为善。我要尽可能使自己看起来舒服,着装得体,轻声慢语,举止优雅,多多赞美,不作批评,对任何事情都不挑毛病,对别人也不指责教训。
7.只为今天,我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度过,不指望把毕生的问题一次性解决掉。我虽然能一天工作12个小时,但如果一辈子都要这样,那会吓到我自己。
8.只为今天,我要制订计划,我要写下每个小时要做的事。也许我不能完全遵照执行,但我还是要订下这个计划,因为它可以消除两个毛病:过分仓促和犹豫不决。
9.只为今天,我要给自己留半个小时时间安安静静地放松一下。在这半小时里,有时我也会想想上帝,好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10.只为今天,我要心无畏惧,尤其不惧快乐,我要去享受生命的美好,去爱,我相信我所爱者也爱我。
我们要调整心态,静享幸福,第一条原则就是:
想一些开心的事,并表现出开心的样子,你就真的会感受快乐。
当我们对敌人心怀仇恨时,就等于给了对方战胜我们的力量,这种力量让我们寝食难安、血压升高、健康受损、幸福泡汤。如果我们的敌人知道他们让我们烦恼,让我们痛苦,成功报复了我们的话,他一定高兴得手舞足蹈!我们的憎恨根本没伤到他们,却会把自己的日日夜夜变成炼狱。
猜猜看下面这些话是谁说的:“如果自私的人想占你的便宜,那就把他从你的联系名单上删去,但不要想着去报复。一旦你试图报复,那对你自己的伤害比对那个家伙的伤害还要大。”
《生活》杂志写道:“如果怨愤情绪缠绵不去,就会造成慢性高血压,还会引发心脏病。”
第20章调整心态的七种方法(3)
我要谢谢您帮助我走上自我完善的道路。”
孔子说过,只要不放在心上,受人冤枉或遭人掠夺都算不了什么。
有一次,我问艾森豪威尔将*的儿子约翰,他父亲是否记恨过什么人,他回答:“没有,我父亲从不会浪费一分钟去想那些他不喜欢的人。”
有一句老话是这么说的:生不得气的人是傻瓜,但不生气的人是智者。
每天晚上,我都要原谅每一件事和每一个人
如果可能,不应该对任何人心怀仇恨。
也没有人能侮辱或干扰我们,除非我们允许他们这样做。
棍棒和石头也许能打断我的骨头,
但言语休想伤害我。
艾迪丝·卡维尔说出了两句被刻在纪念碑上永存的话:“我知道,光有爱国的热情是不够的,我决不会对任何人心怀仇恨或怨愤。
想真正宽恕和原谅我们的敌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全身心投入到某个比个人更重要的事业。那样的话,我们所遭受的侮辱和敌意也就无足轻重了,因为除了事业,对于其他东西我们都将视而不见。
他忙于自己的事业,沉浸在比个人更重要的事情当中,因此无暇憎恨他人。“我没空和别人争吵,”他说道,“没时间后悔,也没有人能让我无聊到去恨他们。”
没空和别人争吵,没时间后悔,也没有人能让我无聊到去恨他。
爱比克泰德说:“从长远来看,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记住这一点,我们就不会怒对别人,不会辱骂、责难、攻击或怨恨别人。”
耶稣的箴言:“爱你的敌人吧!诅咒你的,要祝福他们;憎恨你们的,要善待他们;恶意利用你、迫害你的,要为他们祈祷。”只要人类还怀有理想,这些话就会被不断重复下去。
永远不要对敌人心存报复,因为那样对我们自己的伤害将远大于对敌人的伤害。让我们照着艾森豪威尔将*那样去做:绝不浪费一分钟去想我们不喜欢的人。
在此,我想强调的是:这个人指望别人来感恩,就已犯下了一个常识性的、令人痛苦的错误,他根本不了解人的本性。
第21章调整心态的七种方法(4)
忘记感恩是人的天性,因此如果我们一直期待着别人的感恩,那就是在自寻烦恼。
要想得到幸福,就必须抛弃感恩或忘恩之类的念头,只追求付出时内心的愉悦。
所以我们要记住,如果要培养懂得感恩的子女,自己必须先懂得感恩。让我们记住,“人小耳朵灵”,我们要管好自己的嘴巴。
对忘恩之举不要怨愤烦扰,请记住这第三条原则:
1.与其担心他人不知感恩,不如做好最坏的打算。记住,耶稣一天救治了10个麻风病人,只有一个人感谢了他。凭什么我们应该比耶稣得到更多的感激呢?
2.让我们记住,获得幸福的唯一途径不是期盼他人的感恩,而是寻求付出的快乐。
3.让我们记住,感恩是一种培养出来的品德,若要子女懂得感恩,我们就必须引导他们成为懂得感恩的人。
没有鞋的日子让我难过,
没有脚的人又该怎么活。
世界上最好的医生就是节食医生、静心医生和快乐医生。
像叔本华说的那样:“我们很少去想我们已经拥有了什么,却总是想着自己还缺少什么。”
第22章调整心态的七种方法(5)
约翰逊博士说:“养成习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