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未能找到道德,却获得了权力。”
这是写在扉页上歌德的话。
拿破仑固然是个名震古今的英雄,可看这本书前我对他确实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是个一辈子都很厉害的人物,最后遭遇了滑铁卢,让“滑铁卢”成了失败的代名词;
还有小时候看十大将*传中的《罗瑞卿传》,里面讲到,罗瑞卿做地下*工作的时候生活贫困极了,一次跟朋友分享了一块用油纸包着的蛋糕,据说那就叫“拿破仑蛋糕”,小时候想象不出那是怎样的蛋糕,只觉得一定很好吃。(现在查出来了,如图,确实还不错的样子)
看完整本书,有点能理解扉页上歌德的话了,确实很难说拿破仑找到了道德,他只是短暂地得到了无上的权力;可话又说回来,又有哪个建立不世功勋的开国之君可以说自己守住了道德呢?一将功成万骨枯,新的王朝都是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的,只不过战胜者会宣称,这一代的血腥是为了下一代的和平。
拿破仑固然不是完人,但他的一生也足够波澜壮阔。
荒蛮科西嘉岛上没落贵族出身,曾险些被法国人奴役,但凭借着坚忍、勤奋、勇敢和智慧,他闯出一条辉煌的路,连年血战换来一顶纯金月桂叶缠绕而成的高贵皇冠(居然霸气到把教皇晾在一边,自己为自己加冕)。
正如拿破仑自己所说,在那个时代,只要拥有足够的勇气和精力,任何一个士兵都能征服世界,但人类的可悲之处正在于寿命和精力的有限。年轻时的拿破仑锐不可当、所向无敌,但工作狂一样的劳动强度过早地透支了他的生命,四十岁便疾病缠身,胃痛让他无法在最后一役中像三十岁时一样果敢迅猛,以致错失良机、一败涂地。
此外,他对家人无限制的纵然也注定了波拿巴家族无法长久,不争气的兄弟姐妹纷纷被赐予*成为国王,在各自的封地上骄奢淫逸、碌碌无为,甚至愚蠢而残忍地背叛他,一个年轻的朝代刚刚开始便无可救药地腐败了。
拿破仑无疑是一个天才,他希望建立亚历山大、凯撒一样的功业,希望征服最广阔的土地,希望像太阳一样光辉普照,希望建立一个真正日不落的欧罗巴合众国,但终究无法做到,打了九年的仗赢得的欧洲列国,只用了九天便失去了,兵败如山倒。
拿破仑最后一个错误的决定是信任英国,甚至有些天真地认为英国会用骑士精神原谅并保护它的敌人,但最终换来圣赫勒拿岛六年监禁。荒芜的岛上最荒凉的长林是他的居处,他的卧室之前是牛圈,在他走后又复归为牛圈,这样的一代天骄就在阴冷、潮湿之中艰难度送了最后的岁月。
拿破仑是靠革命起家的,最终却成了独裁的帝王,建立了与旧时波旁王朝相差无几的皇权,来自科西嘉的家族执念让他希望辉煌的权力在家族中代代传承,他最终的失败是否有这个略显讽刺的原因呢?如果像华盛顿一样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的合众国是否可以避免最终的悲剧?历史不可回演,我们只知道,伟大的拿破仑曾经得到了权力。
掩卷无限唏嘘,确实是非常值得一读的传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