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香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全世界一共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
TUhjnbcbe - 2021/5/13 15:00:00

#01

心里没有装着满满当当的“自己”

才能装下更多东西

年12月,《奇葩说7》迎着期盼风风火火地开张了,两个月后,它满载争议轰轰烈烈地落幕了。

相较于第一季的豆瓣评分9.0分,这一季7.0分确实惨淡。从“分外想念”到“不欲相见”,就连很多忠实观众都高呼“7年之痒了!”

即便如此,认真坐下来复盘过往的7季,不得不承认,这个节目虽然槽点满满,但是它从没固步自封、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创新与自我迭代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所以,与其费力气吐槽辩题与赛制,不如花时间捕捉其中真的有价值的东西。别忘了当初我们爱上这个节目的原因,正在于其中那些值得我们思考与反省的难忘场面。

比如,海选时令人印象深刻的许吉如,一个精致自信的学霸短短一年竟变得那般脆弱黯淡,整个身体靠在舞台的一隅,桎梏于第六季的失败之中,一直没从泥潭里挣扎出来,小心翼翼地揣度着用词,眼神躲闪地回避着追问,末了,又不甘心地想讨一个答案。

那一刻的许吉如,是不快乐的。

不只是她,你我或许都该认真反省,很多不幸并非天灾人祸,而是来自自我的桎梏。

在追求幸福感的路上,我们总是习惯于把着力点放在自我满足上,但幸福感绝不等于满足感的叠加,毕竟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追逐满足无异于填无底洞。

如果你也常因不满足或失落而感到不幸,或者沉溺于自己的世界里而苦难自拔,推荐你读读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的《幸福之路》!

别被名字误导,这本书绝不是没有温度的鸡汤,也没有假大空,而是罗素在成功“自我救赎”之后,希望能够帮助那些和曾经的自己一样深陷不幸的人找到突围之路,怀揣着赤诚之心写下的肺腑之言。

或许,这也是这本书能治愈王小波、获得爱因斯坦的珍爱、被《时代周刊》誉为“圣经的现代替代”的原因——所列“药方”均为亲历亲见,皆以罗素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背书,明晃晃写着“亲测有效”,所以格外真实可靠接地气。

#02

伯特兰·罗素

才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男同学

什么使人不幸福?

这是《幸福之路》的第一章,罗素说“动物只要没生病,吃得饱,就是快乐的。我们以为人也应该是这样的,但是当今世界的大多数情况却不是这样。”

我遇到的每一张脸上的痕迹

都表露出虚弱,表露出哀伤

加上援引自英国诗人布莱克的一句诗,罗素拿起了“放大镜”,像福尔摩斯一般检查着我们内心的每一粒灰尘。“每个群体都有各自的烦恼”,他在上班族那里,看到了焦虑、过度专注、肠胃功能失调;在出游的人那里,看到“路怒症”、神思游移、莫名无趣;在夜场买醉的人那里,看到了哭泣、宣泄与罪恶感……

罗素剔除掉社会制度、天灾人祸,家破人亡,他要治的不是外在磨难带给人们的煎熬,写下《幸福之路》的他目的很明确——“消除文明社会中大多数人感受着日复一日的生活烦恼”,因为“观念与习惯是个人可以掌控之事。”

一个一生顺遂的人指点别人走出不幸是不被信服的,那叫“站着说话不腰疼”,罗素不一样,他本人及其一生为其幸福建议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做了最好的背书——

一战期间,他是激烈的反战活动家,被判过刑、坐过牢。

年少时敏感抑郁,自述“不是生来就感觉幸福的人,儿时的圣歌是‘尘世可厌,满载我的罪孽’”。

青春期时,更是无数次徘徊在自杀边缘。

直到遇到了数学、掌握了幸福密码,罗素的人生才开始豁然开朗,开开心心地活到了97岁。

末了,他总结道:“我觉得生命值得一活,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愿意再活一次。”

#03

《幸福之路》

令人上头的“人间真实”

前面已经说了,这本书绝对不是鸡汤,甚至有很多戳心窝的话,让人不得不叹一句“人间真实”!

罗素也不是一般意义的心灵导师,时不时就化身“罗怼怼”,用哲学之矛戳破一些“自以为是”与“理所当然“。

比如:

“自以为头戴*的疯子或许可以自感幸福,但这种幸福并不是头脑清醒的人所羡慕的幸福。”

罗素拿出亚历山大大帝举例——“一个心理上的疯子,尽管他拥有实现疯子的梦想的能力,却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因为他的梦想会随着他的成功而膨胀。”

——(用来打一道“那些精神狂人/历史伟人真的幸福吗”的辩题岂不妙哉?论据、论点都齐全了)

作为补充论据,书里还给出了拿破仑的事例,昔日的贵族同学向他鞠躬的情形令他倍感满足,于是动了更大的野心,结果滑铁卢战役失败被流放至圣赫勒拿岛……

“被控制在适当范围内的权力可能极大地增加人的幸福感,但若把它视为人生的唯一目的,它就会导致灾难,如果不是在外部,就是在内心。”

再比如,谈及——

有的不幸来自没有找到一个与自己臭味相投的小圈子。罗素一针见血地指出:“有的人一辈子都得强迫自己在朝夕相处的人面前隐藏自己真正的嗜好和信仰。”所以,年轻人要努力让自己有机会遇到志同道合者啊。

有的不幸是因为被偏见裹挟。“这是个精神分析盛行的年代,只要青年人和他所处的环境有摩擦,心理失调就会被当成问题的成因。”但这是不对的,有些摩擦可能来自与父母的认知不同,或者因着周遭环境的愚昧,那么“不相容反而代表一种道德”。

还有的不幸来自社会的刁难。有人基于“天生我材必有用”认定青年才俊多经历些磨难无大碍,罗怼怼给出的评价就4个字——“岂有此理”!

因为——

“为人所知的天才都是逆境的突围者,但是谁知道在青年时便被环境扼杀的天才有多少。更重要的是,这不仅仅是天才才会遇到的问题,它也是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人才都会遇到的问题。”

多么有温度的哲思!

#04

在《奇葩说》被哲学的魅力吸引

到《幸福之路》沉浸式体验哲学的曼妙

说回《奇葩说7》,这一季最大的惊喜就是刘擎教授了吧,多少人看罢不赞叹一句“他太有魅力了!”,接着感慨道“我好像爱上哲学了!”

是的,在看《奇葩说7》之前——有人心中的哲学是“形而上学,玄而又玄”;有人心中的哲学是“煲了一碗乏味的鸡汤”;而看了节目,听了刘擎的发言之后,哲学突然有了温度……

高晓松一句:“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不知火了多少年,之前也曾听到有旁人反驳过,但独独是刘擎娓娓道来的那句:“‘苟且’时心中尚存的不安,就是你眼前的第一行诗。”让人头一遭有了心底被猛然摄入一道光的感觉。

这就是哲学的魅力吧,仿若日出的光,明亮而不耀眼——

“哲学并非与现实无关,或者不痛不痒地讲一些好听的修辞。“

“当我们表达一个观点时,它背后的前提和假设未必就是理所当然的。哲学是来帮助我们揭示、反省这些不言自明的前提和假设,让我们成为一个更自觉、更明白的人。”

没有听够的哲思,可以到《幸福之路》的碗里来哦!保证你翻开前言就一发不可收拾,多页一口气就读完了!

“像为赚取利息而放贷那样计算着付出爱是没有用的,算计的爱不是真爱,得到它的人也不会觉得这是真爱。“

“乞丐不会嫉妒百万富翁,尽管他们会嫉妒更走运的其他乞丐。”

“我们都容易有内向的毛病,尽管绚丽多彩的世界就在眼前,我们却惘然不顾,只盯着自己内心的空虚。”

“但凡工作还没有繁重到耗尽了活力,一个有工作的人在业余时间肯定会比一个闲人更有兴致。”

(《幸福之路》部分金句)

最后,奉上一个哲学小故事——

一日,苏东坡与佛印一起坐禅,苏东坡问佛印:“大师,你看我的样子如何?”佛印说:“在我眼中,你像尊佛。”接着,佛印问苏东坡:“居士,你看我的样子又如何?”苏东坡挪揄地说:“像堆牛粪。”佛印听了并不动气,只是置之一笑。苏东坡回家后,得意地把这事告诉了苏小妹,苏小妹听完说:“哥哥,你输了。一个人心里有佛,他看别的东西都是佛。一个人心里装着牛粪,什么东西在他眼中都是牛粪。”

所谓“境由心生”,愿每个读完《幸福之路》的人,都能怀揣着幸福的心境踏上幸福的征途。

眼有星辰大海,心有繁花似锦!

#END

-冠冠宇宙-

微博|

-冠冠宇宙-

抖音

Read.Talk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世界一共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