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力磁
——栖霞幼儿园五福园
大一班
课程故事
玩具对幼儿一直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在一次区域游戏的活动中,小朋友们对磁力片产生了好奇:“老师,它们为什么可以吸在一起呢?这里面黑色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呀?”
绵绵说:“我觉得这个黑色的叫吸铁石吧。”
阳阳说:“我记得它好像还有个名字,也可以叫磁铁。
宇泽说:“它好像可以吸铁做的东西。”
小锦说:“是吗?那我们去试试看吧!”
看到小朋友们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又主动去讨论、探索、操作,那么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一场关于磁铁的探究吧!
磁铁的磁力
磁铁可以吸起哪些物品?
“老师,可以吸白板和黑板呢!”
“吸螺丝都可以呢!”
“但是木头不能吸呀!”
“老师,这个餐车好像吸不起来呢,但是它看起来也是铁呀!”
这时,小朋友想到了去询问本班保育员王老师,王老师告诉大家:“这是不锈钢材质的,跟铁很像,但不是铁哦。”
通过实验,究竟有哪些物体可以被磁铁吸住呢?
我们来看看小朋友的记录单吧。
随后,我们一起看了百科视频《磁铁的秘密》:磁铁里藏着一股神秘的力量,叫做磁力,可以吸住铁、钴、镍做的物品,比如:回形针、小螺丝、燕尾夹;而餐车是属于“不锈钢”这种金属材质,没有磁力,是不能被磁铁吸起来的。
基于孩子们对于磁铁特点的感知与了解,我们又用小燕尾夹自制了磁铁迷宫~
老师,这也太有意思啦!感觉跟变魔术一样!
我还要玩,该我玩啦!
刚开始,大部分幼儿都能说出是吸铁石、磁铁,但是对于磁铁、磁力特性的前期经验比较零散,不过孩子们敢于猜测,能积极探索,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在孩子们第一次感受磁铁可以吸起哪些物品时,也有幼儿不太敢于尝试,害怕猜错等等,但是通过同伴的积极鼓励,互相讨论,大胆交流,最后能有一些变化,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磁力的大小
这一天在集体活动时老师用到了白板、磁铁、挂画,绵绵发现:挂画总是往下滑,于是在集体活动结束后问道:“老师,为什么这两个磁铁放在白板上,这个(U形磁铁)会往下滑呢?是因为它力气太小了,吸不动吗?”
悠悠说:“老师,我这个也会往下滑,但是竖着的磁铁就不会。是因为竖着的磁铁力量大吗?”
小锦说:“我觉得不是吧,是你没放好吧。”
腾腾说:“老师,你看,我用这个(条形)磁铁吸夹子,它们都可以吸住呀,不信你来试试看!”
“剪刀也都可以吸起来呢!
它们的磁力大小是一样的吗?”
该怎样比较?要用什么材料呢?
如何测试磁力大小?
小朋友们在教室里找呀找,选择了用夹子来测试,用磁铁吸夹子,吸起来的越多,就说明磁力越强吧!
但是遇到了一个问题:夹子好像太大了,一会儿能吸起来,一会儿吸不起来,不太准确呀!
我们是不是要换一个小一点的,还不乱的?这样好数一些.......那该用什么呢?
老师!我知道啦!用回形呀,我们之前试过的呀!
对呀,我也觉得可以!
那我们快点开始吧!
绵绵说:“两种磁铁,一个吸了35个回形针,另一个条形磁铁吸了40枚呢。”
小锦说:“看来我们用不同的磁铁去吸,回形针真的不一样多,那说明他们磁力也不一样大!”
没错,不同的磁铁磁力大小是不一样的,我们实验中所用的条形磁铁磁力比U型磁铁磁力大。
“做完实验了,我们一起帮老师收拾下吧!”
小朋友们利用磁铁收拾起实验用的回形针。
这时,阳阳突然又有了新的发现:
“老师,我这样吸,只有两边有回形针耶,中间就吸不起来。”
“所以你觉得同一个磁铁,它每个部位的磁力怎么样?...”
“回形针吸的越多磁力越强呗!所以它两边的磁力最大,中间最小!”
(说完,阳阳迫不及待地将这个新发现分享给了他的好朋友们)
通过整理材料的过程,幼儿发现:磁铁的每个部位磁力大小不同,两边吸的回形针比较多,磁力较大;越往中间,回形针越少,磁力越小呢!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和运用教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初步尝试归类、排序、判断、推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在此实验中,幼儿能自发的寻找材料并开展实验验证猜想,着实让人惊喜,这也让我意识到了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的意义,或许我们更应该做的是为孩子们提供充足的材料、时间、空间,注重激发、保护幼儿探索求知的愿望。
磁极的特点
这一天,小朋友在科发室游戏的过程中,晨晨说:“老师,你看,这个磁铁两边颜色不一样呢,一边是红色,一边是蓝色。”
“老师,我还发现这个磁铁,同样颜色的两个就不能吸,但是红色和蓝色,不一样的颜色就能吸起来。”
晨晨和凯凯的发现,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吧!
太有意思啦,原来同一块磁铁的不同部位磁力大小还会不一样!我要赶紧记录下来呀!
通过磁铁的小实验,我们还发现,原来当两端的磁极靠在一起时也有不一样的现象哦: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也就是蓝色和蓝色相排斥,蓝色和红色相吸引呢!
在以上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磁铁的特点,再通过实验、总结磁力的现象,发现磁铁的特点、磁极的特点,多方面的能力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都很投入,始终保持着好奇心和探究欲,将游戏和学习联系在一起。能细心观察周围事物,发现磁力片里的磁铁和教室里可以被磁铁吸起的物品。通过不断尝试,一步步获得经验和知识。
接下来,小朋友和磁铁之间又会产生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敬请期待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生活,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关于幼儿在科学领域的探究和成长,有以下经验大家分享:
第一,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让他们自始至终都敢于发问、敢于求知。
第二,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和积极性,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让幼儿勇于探索、潜心钻研,体验真正的科学精神和品质。
第三,培养幼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面对问题时,鼓励幼儿或与幼儿一起一步一步验证猜想、寻找答案。
第四,营造探究的氛围、空出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让幼儿在探索中感受科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感知科学的重要性,尊重科学。
编辑:刘子慧
审核:童超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