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香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考点汇总,必考内容
TUhjnbcbe - 2021/7/12 11:00:00

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这一章节是很重要的,试卷里出现的频也是比较高的。为了同学们更好的巩固,王老师给大家出了一期关于初中物理考点汇总,必考内容大家要认真阅读。

知识点

物态变化

1、物态变化: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2、水的三种状态及三种状态间的转化:状态形状、体积的固态(冰)有固定的形状,很难被压缩液态(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很难被压缩气态(水蒸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容易被压缩1、固态、液态、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在常温下呈现固态的物体一般称固体,如:钢铁、食盐等;在常温下呈现液态的物质,一般称为液体,如:水、酒精等;在常温下呈现气态的物质,一般称为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等。2、自然界中的物质通常情况下都有三种状态,如:常温下铁是固态,加热至℃时变成液态;加热至℃时,变成气态。

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热。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热。3、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实验器材:酒精灯、烧杯、石棉网、试管、温度计、火柴、搅拌器、三脚架、钟表(2)实验药品:海波(硫代硫酸钠)、松香(3)实验装置:(6)海波、松香熔化图象:(7)分析论证:从描绘出的图象容易看出,海波经过缓慢加热,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达到48℃时,海波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保持不变直到全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松香的熔化过程则不同。由图象可看出,随着不断加热,松香的温度逐渐升高,在此过程中,蜂蜡由硬变软,最后熔化成液体。

熔点和凝固点

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类固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冰、海波、各种金属。(2)非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熔点和凝固点

(1)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 

要点诠释

1、有无凝固点是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2、晶体熔化的条件是:(1)达到熔点;(2)吸热。3、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重点知识:

1.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判断物质的物态变化是凝固还是熔化,不能只看最终形成的物质状态,还必须分析变成这种状态的初始状态是什么,熔化的初态是固态,末态是液态;凝固的初态是液态,末态是固态。

2.固体熔化和凝固过程的规律: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温度变化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温度一直升高;另一种是温度升高到一定温度后保持不变,待全部变为液态时温度继续升高。

1.海波、冰、各种金属在熔化时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这类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叫晶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2.蜡、松香、玻璃、沥青等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非晶体,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3.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识别下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考点汇总,必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