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香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科学推理2简单的热现象
TUhjnbcbe - 2021/7/20 19:31:00

一、温度

1、温度:物体的热胀冷缩叫做温度。2、摄氏温度(t)以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0℃;以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作为℃。

二、温度计

1、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2、气体膨胀度液体固体3、液体温度计使用方法a、测量时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部或侧壁;c、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d、读数时,温度计的液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表面平行。(题目)把一水银温度计放入热水里,可以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现象是先下降后上升。

温度计放入热水,下面的玻璃泡先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此时银柱尚未受热,因此示数下降。

当水银受热时,其膨胀速度大于玻璃泡膨胀速度(膨胀速度:液体固体),所以温度计的示数又上升。

(题目)物体的实际温度为0℃时,温度计的示数为-0.7℃;沸水℃时,温度计显示.3℃。若现在温度计显示-6℃,则实际温度为设实际温度为T,温度计温度为t则两者关系满足T=at+b0=a*(-0.7)+b,=a*.3+ba=/,b=70/所以,T=/t+70/代入即可算出答案

三、物态变化

物体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1)熔化1、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吸热。2、固体可以分为晶体、非晶体。A、晶体①定义:熔化过程中有固定的熔点。如各种金属、冰、食盐、海波等。②熔化条件:a温度达到熔点;b持续吸热③熔化时规律: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图示表示:对冰加热,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A-B段,仍然是冰,固态B-C段,加热到0℃,冰开始熔化。BC阶段即为熔化,这时呈现的是固液共存状态(冰水混合物),熔化过程中,持续加热,但温度保持不变。C-D段,水继续加热D-E段,到达℃,水沸腾,继续加热,温度不变。

总结:冰熔化为水,到0℃时开始熔化,只有0℃冰-0℃水(即下图B-C段)这一段才叫熔化。

B、非晶体①非晶体:熔化过程中没有固定熔点。②典型:石蜡、玻璃、沥青、松香

晶体与非晶体图示

M线:晶体(有固定熔点)N线: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

C、晶体vs非晶体

(2)凝固1、物质从液体变成固态的过程。2、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放热。(3)汽化1、定义:物体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要吸热。2、汽化的方式:蒸发、沸腾A、蒸发①定义:指发生在液态表面的缓慢的汽化方式。②影响蒸发因素:a、液体的温度;b、液体的表面积;c、液体上方空气流动。B、蒸腾①定义:在液态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②沸腾的条件:a、达到沸点;b、持续加热。③在达到沸点时,持续加热,但温度不变。④气压与沸点关系: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少,沸点降低。如在高山上,因为气压比较低,水的沸点低于℃,食物不容易煮熟,这时应利用高压锅。C、蒸发VS沸腾(4)液化1、定义: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液化要放热。2、液化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a、一切物体在降低温度时都能液化。“白气”“雾”“哈气”b、大部分物体在压缩体积时也能液化。“液化石油气”“液体打火机”(5)升华1、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过程,升华要吸热。2、干冰(固态C02)升华吸热变成气态CO2(6)凝华1、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要放热。如从冰箱里拿出冰棍,冰棍上附着的白霜。

四、小结

1、判断物态变化的方法--概念法要区分哪种物态变化,先分清楚具体问题中物质的“先”“后”所处的状态,然后就能很容易确定哪种物态变化。按照“固”“液”“气”的顺序排列为“吸热”,反之为“放热”。2、常见天气现象成因你可能还会喜欢:(点连接可看)科学推理1:简单的声现象

WINTER|扫一扫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学推理2简单的热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