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
综合分析中考日益临近
时间短暂任务艰巨
是否有些紧张
不用着急
把握方向提高效率
课程标准,考试方向,重点易错
就在这里
让郡雨的物理老师们一一告诉你!
课程目标
1、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2、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3、用水的物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4、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熔点、沸点等,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这些物理属性。
例l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了解它们的使用方法和测温范围。
例2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发表自己的见解。
例3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冰熔化、水沸腾等现象。
核心知识
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0℃的冰和0℃的水冷热程度;温度的常用单位是,规定标准气压下的温度为0度,的温度为度,在0至之间分成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
2、常用温度是根据液体的原理制成。温度计在使用时要观察其和,测量液体温度时要将玻璃泡浸没于液体中,不碰触;待温度稳定后开始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垂直,温度计不能离开。体温计因为设计有缩口,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使用前要先将水银玻璃泡,不然的话体温计示数只能,不会。
3、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这个过程热,由液态变为固态叫,这个过程热;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这个过程热,由气态变为液态叫,这个过程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这个过程热,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这个过程热。
4、有固定熔化温度的物质是,如海波、冰、所有金属;没有固定凝华温度的物质是,如玻璃、松香、蜡、沥青。晶体熔化时持续吸热,温度,物质由固态变为液体,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5、是液体在一定温度下,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吸热温度,这个温度称为;水沸腾时的主要现象还有大量气泡产生,并且上升变大,这说明;同时有大量“白气”冒出,这是由于水先后而成;水的沸点在标准气压下是℃,高山上气压,沸点会于℃,高压锅内气压,沸点会变。
6、蒸发是只发生在液体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的主要因素是、和液体表面积大小,空气湿度也能影响蒸发速度。
7、液化方式有和。
核心知识答案1、冷热程度;相同;℃;冰水混合物;沸水。
2、热胀冷缩;量程;分度值;底部和侧壁;甩回;上升;下降
3、熔化;吸;凝固;放;汽化;吸;液化;放;升华;吸;凝华;放
4、晶体;非晶体;不变;相同
5、沸腾;不变;沸点;内部水发生了汽化现象;汽化;液化;;低;低;高;高
6、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温度
7、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基本能力
1、能正确探究晶体的熔化特点;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2、阅读信息准确,能通过文字描述中的状态和温度变化特点快速判断物态变化。
长沙考情
经典例题
1、(长沙)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平均值的25%,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知识,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形成小水滴
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
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中,液化形成雨水
2、(长沙)“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3、(长沙)“火箭发射架下的大水池腾起了大量的白气”,“白气”的形成是现象;
4、(长沙)体温检测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常用工具有水银体温计和红外线测温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外线属于可见光
B.水银体温计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
C.使用水银体温计之前,应该用沸水给体温计消*
D.使用水银体温计之前,要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把水银甩下去
5、(长沙)小杰同学为了探究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选用A、B两种物质进行实验,得到了这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甲)。
(1)由图象可知,A、B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
(2)用温度计测量该晶体物质的温度,某时刻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该晶体物质的温度是 ℃,处于 状态。
答案
1、A
2、C
3、液化
4、D
5、A;58;液
易错习题
1、黑龙江省四季分明,非常适合人类居住。下列热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2、对下列物理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是雪吸热升华
B.给高烧病人擦涂酒精来降温,是利用酒精蒸发吸热
C.严冬窗户外表面出现冰花,是水蒸气放热凝华形成的
D.天冷时呼出的“白气”,是人呼出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的
3、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热水中加热,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看出:萘属于;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min;加热到第15min时萘的状态为。
(2)由实验可得出,萘的凝固点为。
(3)在蜡、玻璃、松香、食盐、沥青这几种常见的固体中,和萘的熔化过程相似的有。
4、如图甲所示是小蕊同学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1)图甲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选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顺序;实验中除了图甲的器材之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图甲装置中硬纸板的主要作用是。
(3)小蕊用质量为m1的水做实验,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出图乙中的a图线,由a图线可知: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
(4)若换用初温相同的质量为m2(m2>m1)的水做实验,得到的图线是图乙中的(选填“b”“c”或“d”)。
5、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霜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水蒸气形成白霜时吸收了热量
C.冰中加盐提高了冰的熔点
D.如果不加盐,则罐底出现小水珠而不是白霜
6、将盛有少量碘颗粒的密闭玻璃容器放置在电吹风机的出风口处,用电吹风机向玻璃容器吹(选填“冷”或“热”)风,不久可观察到容器内固态碘减少且出现紫色的碘蒸气,此物态变化过程需要热量;撤去电吹风机,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容器侧壁上附有少量细小的碘晶体,这是现象。
7、“炖汤”时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图所示。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当煲中的水沸腾后,盅内的汤水沸腾,原因是。
boyj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