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香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第三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
TUhjnbcbe - 2021/8/3 13:38:00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

1、温度的定义;

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3、温度的测量方法;

4、温度计的量程与分度值;

新课引入:

“滚滚长江东逝水”、“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长江水何其壮观,你可知长江水从何而来?

长江水是由格拉丹东雪山消融后的雪水。

演示实验一: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熔化后又凝固的现象?

生活中很多物质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的变化。物理学中把物质各种物态之间的变化成为物态变化。

一、熔化

1、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变化。

演示实验二:海波熔化的特点

(1)装置的安装顺序:从下而上

(2)加热方式:水浴法(目的:使海波受热均匀)

(3)实验的测量仪器:温度计、秒表

(4)试管的位置要“适当”,适当的意思:

①海波要完全浸没于水面以下;

②试管不能碰到试管底和试管壁。

数据记录: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温度/℃

从数据和曲线可知:

①AB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

②BC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如何?温度是否变化?这段时间是否对海波加热?

③CD段对应的时间段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

海波熔化的特点:固液共存状态,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演示实验二:蜡烛熔化特点

没有固定的熔点;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2、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晶体熔化条件:达到熔点、持续吸热

3、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如:海波、冰、食盐、萘、各种金属

(2)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二、凝固

1、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变化。

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3、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4、晶体凝固曲线

(1)DE段表示海波是固态,放热(选填“吸”或“放”),温度降低。

(2)EF段表示海波的物态是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3)FG段表示海波的状态是液态,放热,温度降低。

课堂练习:

1、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

2、夏天用0℃的冰或质量相等的0℃的水来冷却汽水,结果是()

A.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的温度低

B.用水的效果好,因为水比冰更容易吸热

C.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吸热温度不变

D.两者效果相同

V板书设计

第三章第一节熔化和凝固

熔化

1、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变化。

2、晶体熔化实验

(1)装置的安装顺序:从下而上

(2)加热方式:水浴法(目的:使海波受热均匀)

(3)实验的测量仪器:温度计、秒表

(4)试管的位置要“适当”,适当的意思:

①海波要完全浸没于水面以下;

②试管不能碰到试管底和试管壁。

2、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如:海波、冰、食盐、萘、各种金属

(1)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凝固

1、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变化。

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3、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4、晶体凝固曲线

luxw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三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