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最近拿到了两份office。一份她喜欢的,工资不高;一份她不喜欢的,工资相对较高。她很困惑不知道该怎么选择,几个朋友有的支持喜欢的,有的支持工资高的,七嘴八舌的给了不少意见。
我想这是很多人的困扰吧?找到一份真心热爱的又能满足生活需求的工作好像真的很难,身边大多数朋友都是一边抱怨着工作,一边继续为五斗米而埋头苦干。
01工作对于你的意义是什么
工作对于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是赚钱的工具?还是自己想要生活的一部分?
有一部分人认为工作的意义无非就是赚钱而已,将工作和生活对立起来。认为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抱着“拿多少钱干多少事”的态度,不是自己的工作绝不多干,工作仅仅是为了赚钱。
也有一部分人他们不认为工作是一种任务,相反的是,他们认为工作很有意思,是生活中重要的部分。他们有极强的自主驱动力,长期处于学习区,他们从来不会等别人吩咐了才去干,而是在被人吩咐之前就自发去干。
工作对个人的意义在于满足个人的需求,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需求。需求分为几个层次,初级需求是温饱问题,有饭吃。中级阶段是小康问题,有情感、社交和尊重的需求。高级阶段是富裕问题,就是自我实现。
初级需求满足了,人们会追求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就是说肚子饱了才有心思谈理想。
所以在你刚毕业还在为填饱肚子和租房奔波的时候,这时有人告诉你,你工作的意义就是拯救世界,造福全人类。你可能心里会想,这个人怕不是个傻子吧,我现在拯救世界造福人类最好的方式就是挣钱交房租,解决温饱问题,不给社会添乱。
一个人只有在工作中找到和你需求匹配的意义,工作才真正有意义。当你能意识到自己的需求是什么,还能在工作中找到对应的意义,你就是真正地感知到自己工作的意义了。
02开心和挣钱可以两者兼得
在职场中开心跟钱都很重要,但问题是很少有人可以两者兼得。在工作上,你不可能一直开心,承压和委屈才是职场的常态。但也不可能一直不开心,工作中的成长和成就感、得到的认可、升职加薪等等,总有一样让你开心。绝大部分的人,应该是处于开心和不开心之间,来回振荡。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吸引力法则”,指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它吸引而来。
稻盛和夫在《干法》中讲了一件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一段时间,他在工作中遇到了某个棘手的问题,研究如何让“镁橄榄石”成型,但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有一天,他一边想着这个难题,一边走进实验室,突然被某个容器绊了一下,差点跌倒,一看脚下,鞋子上沾了松香树脂,正当他想要问谁把这玩意儿放在这里的时候,突然一个念头一闪而过“就是它!”,将松香树脂作为粘结剂完美解决了问题!
其实在我们身边这种“吸引力法则”很常见。
高中的时候为了完成数学作业最后一道答题,冥思苦想,吃饭的时候突然有了解题思路;
一个广告文案深夜加班回到家,睡前刷微博看到一个消息,突然想到了一个绝妙的金句;
一个策划熬了几个通宵为了出一个方案,但都觉得不满意,结果聊天的时候因为朋友说的一句话,于是得到了启发……
只有你开心的工作,才会全神贯注在工作上面,从中得到启发。这样你会更容易有成就感,更容易成功,也更容易挣钱。
时代更新的速度太快了,为了保持竞争力人得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一件事如果让你不开心是很难坚持去学习的。找一个能让自己开心的工作,努力专研成为专业人士,钱自然而然的就来了。
03正确地工作胜过正确的工作
不是所有人都能一下子找到能让自己开心又能挣钱的工作。或许很多人都要经过无数次的探索,才能找到能让自己开心又能满足挣钱的需要;又或是不断磨练,让自己逐渐爱上现有的能挣到钱的工作。
所以,开心地挣钱,不完全取决于它是否是正确的工作,更要看你是否正确地工作。能找到喜欢的开心的何其幸也,找不到也不要担心,有些工作不一定为你所爱,但可能是最适合你的,就像谈恋爱一样,我们也是找合适的过日子才能长久。
找不到正确的工作,那就学会正确地工作。当你调整了心态,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一切难题都能迎刃而解,工作也会越做越开心。
挣钱是为了开心,开心也可以挣钱。愿你我都能找到一份能开心挣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