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香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树种多样道路版式丰富景观协调性更佳申城有
TUhjnbcbe - 2022/11/24 20:04:00
白癜风好得了吗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91228/7720944.html

图说:闵行区莲花路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上海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而在夏日中漫步,头顶片片绿荫或许是行人最需要的“福音”。今天,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对今年拟命名的24条林荫道进行公示,若公示通过,本市林荫道总数将达条。记者获悉,除了树种多样以外,道路版式更丰富和景观协调性更佳是今年林荫道的特点。

三幅路越来越多

记者从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获悉,今年上海各区推选上报的拟创建林荫道共35条,8月20日-23日,市绿化部门及行业专家按照《林荫道评定办法》现场考评,最终确定24条道路(段)符合林荫道标准。

“今年拟命名的林荫道,突出特点是道路版式比往年更丰富、景观协调性更好。”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相关负责人杨瑞卿表示。比如,莲花路结合林荫道的创建,特意在周边绿地中增添步道,让绿地融入道路中,百姓可以在绿意中自由穿梭。

在这些道路中,三幅路以上的道路越来越多,比如塔城路、广粤路、银都路等。“三幅路,就是指道路车行道设两条分隔带,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两侧分道行驶,机动车在中央分隔带两侧分道行驶。”杨瑞卿说,第一年创建林荫道时,95%以上是单幅路,如今林荫道的创建走到第九年,三幅路比例提高很多。

已有16个树种

资料显示,上海从年起创建林荫道,目前共有条林荫道。第一年评选时,在树种方面只有悬铃木、香樟、栾树3种,而到了年,已有悬铃木、香樟、栾树、榉树、无患子、珊瑚朴、臭椿、朴树、日本晚樱、水杉、广玉兰、乌桕、重阳木、金丝柳、银杏、中山杉等16种。

目前,全市林荫道中,悬铃木和香樟占比最多,分别有条和68条,占比分别为六成和三成,这也与本市行道树中悬铃木和香樟的占比大致吻合。在区域分布方面,普陀、徐汇、静安三区的林荫道最多,分别为23、22、20条。

林荫道逐渐成片

记者获悉,“十三五”绿化规划提出,要创建命名林荫道条、新建储备林荫道条。从年至年,全市已经创建命名林荫道68条,新建储备林荫道79条。今年拟创建命名24条,新建储备10条。

市绿化部门表示,目前上海的林荫道已“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形成了衡山路区域、瑞金二路区域、曹杨新村区域、奉贤南桥区域等“林荫片区”。同时,一些新的林荫片区雏形也逐步形成,如浦东上南区域、徐汇漕河泾区域等。各区、街镇对林荫道创建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专项经费投入也不断加大,树木修剪、盖板维护、修补树洞、防治病虫害、施肥等养护管理不断精细化,本市林荫道的品质也正逐年提升。

新民晚报记者金旻矣

图说:中心工作人员进行配方土研究相关试验

约10种树“吃”上定制“营养餐”树木精细化管养需要科研支撑

要养护好林荫道,比养护一般树木更显功力。记者从筹建中的上海城市树木生态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悉,针对大城市行道树面临的土壤、地下生境、肥料等难题,上海探索出量身定制的“营养餐”,为树木精细化管养提供技术支撑。

图说:模块技术应用(左)与常规种植叶片(右)对比

研制最优配比配方土

不同的人,爱吃不同的菜。那你有没有想过:不同的树,也需要不同的土?大城市的行道树,面临许多不利于生长的因素。其中,地下生境可算是一大“短板”——行人踩踏、车来车往,导致土壤过于密实,妨碍树根生长。而上海的一大创新,就是为约10种上海常见的行道树“配餐”,度身定制不同的“配方土”。

在辰山植物园,中心和园方的科研人员启动配方土研发,对悬铃木、香樟、广玉兰和银杏所需的不同土壤进行试验。为何选这4种树?专家表示,悬铃木、香樟占据上海行道树数量的70%,而广玉兰和银杏是肉质根的代表,也是上海常见的行道树。

科研人员对于不同配方土生长下根系的总长、投影面积、表面积、体积、根尖数、分杈数、特定根直径范围内各参数值进行分析,初步得到适合各树种的最优配比的配方土。“比如,我们发现悬铃木对3厘米粒径的石子最适应,银杏对6厘米粒径的石子最适应。配方土主要由石子、原土、介质土、保水剂、微生物肥等配制而成,用不同粒径的石子作为支撑,空隙之间则填土壤。”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副站长许晓波解释道。

悬铃木香樟有专用肥

继4种“配餐”研发成功之后,如今上海已研发出榉树、乌桕、无患子、娜塔莉、北美枫香、臭椿等约10个树种的“营养餐”,效果显著。比如,丹巴路地下水位较高,行道树臭椿长势不佳,经常需要换树。加入配方土后,臭椿长势越来越好,景观效果也渐渐显现出来。

据悉,上海的悬铃木和香樟不仅有“营养餐”,还有“专用肥”。施了专用肥后的树木,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pH值降低至6.6左右,树木的叶面积、叶周长、叶厚度和胸径等增长较快,明显优于“吃”其他肥料的树木。

此外,中心正在探索树木支撑模块的引进研发,并在平顺路进行试验。这种模块在美国、澳洲使用较多,将来技术成熟后,有望在硬质广场、停车场等场所使用,有助于改善树木的地下生境。

新民晚报记者金旻矣

哪些行道树适合魔都?评估“成绩单”出炉20个树种“入乡随俗”

“海纳百川”的上海,多年前曾引入不少新树种作为行道树。这其中,哪些能“入乡随俗”,哪些会“水土不服”?最近,上海城市树木生态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计了一套新优行道树树种应用后评估指标体系,试图对来自异乡的大树进行科学、准确、精细化评估,并为今后引进树种提供参考和借鉴。

28个树种分为三类

年至年,28种新优树种被引入上海,推广应用为行道树。这些树长势如何?上海城市树木生态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适应性、景观性、生态性和维护性四个方面进行评分。其中,适应性和景观性更为重要,权重也更重。

今年,评估“成绩单”终于出炉。28种行道树被分为Ⅰ、Ⅱ、Ⅲ三类,最终筛选出栾树、榉树、无患子、朴树、*连木等20个适宜上海道路建设的行道树树种。而也有一些树种与上海的气候、土壤条件不太匹配,比如杜英、合欢,虽然在外省市长得较好,但并不适应上海高湿高热的气候,长势较弱。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副站长许晓波表示,希望通过“后评估指标体系”为今后本市的引种提供借鉴:“对于表现较好的树种,今后向各区的推广力度或将加大。表现不好的,今后将逐步不再推荐。”

株树做“体检”

上海对于行道树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树种多样道路版式丰富景观协调性更佳申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