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石虽小,却蕴含着丰富的地学知识。为了更好地认识它,人们把它分为细石雨花石、粗石雨花石和化石雨花石三种。雨花石的颜色五彩斑斓石中的纹理更是千变万化,不一而足,如岩石纹矿物纹、构造纹和化石纹等。雨花石中多以美丽的玛瑙石、玉髓、蛋白石和水晶为上品,但玛瑙石又是如何形成的?它与蛋白石、玉髓和水晶有何不同?
如何认识雨花石
雨花石是典型的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砾石赋存于距今万年~万年的新近纪雨花组砂砾层中。广义的雨花石一般指硅质岩、石英岩、砂岩、白云岩、文石、蛋白石、玛瑙、水晶、玉髓、硅化化石等可供观赏的砾石,主要来自南京城区及六合、浦口、江宁、仪征、安徽和县等周边地区,是其原岩经长期风化、破碎,流
水搬运、磨蚀等地质作用而形成的,色彩和花纹美丽,浑圆度高。狭乂的雨花石主要指玛瑙、蛋白石、水晶、玉髓质和硅化化石的砾石,属雨花石精品。雨花石是不需要雕琢的原始石,因常置于盛放清水的盆碗中观赏故又称“水石”。
雨花石从物质组成来看,可分为矿物质雨花石、岩石质雨花石和化石雨花石。目前,赏石界习惯将雨花石归为细石雨花石、粗石雨花石和化石雨花石。
·细石雨花石
细石雨花石主要以玛瑙、蛋白石、玉髓、水晶等原石所构成,在矿物学上均属石英簇,成分为二氧化硅(SO),常以微透明状态出现,呈现一种似透非透的朦胧美意境,由于花纹多姿,色彩美艳,常成为雨花石中的佳品、珍品。
玛瑙是一种隐晶质石英(在高倍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细小的结晶颗粒),具有环带状、同心层状、层带状、波纹状等多种纹理构造。颜色多样,纯者为白色,因含色素离子和杂质使玛瑙的颜色非常丰富,如红、蓝、绿、*褐、褐、紫灰、黑等,常以透明至半透明状态岀现,油脂光泽至玻璃光泽。按颜色有红玛瑙、*玛瑙、蓝玛瑙、紫玛瑙、白玛瑙、胆青玛瑙等。按纹理有合子玛瑙、缠丝玛瑙、缟状玛瑙、环状玛瑙、苔藓玛瑙等。此外,还有水胆玛瑙、猫眼玛瑙、彩虹状玛瑙等,它们都是雨花石中的珍品,极具代表性,并有“雨花玛瑙”称誉。
环状玛瑙(仙人指上螺杨文宁藏)蓝玛瑙(争征藏)环状玛瑙(时代金轮杨文宇藏)苔藓玛瑙(杨文宇藏)蛋白石属非晶质矿物,也称欧泊,是一种含水(占总量6%-10%)的二氧化硅胶凝体,属宝石类。其內部存在超显微二氧化硅球粒紧密堆积,由于球粒与球粒间存在微空隙,使蛋白石具有吸附能力,它能吸附着色元素,使其呈现不同的色调,蛋白石有吸附水,故呈现出蛋白光泽,但不能耐高温。当它以微透明状态出现,就呈现种似透非透的朦胧美意境。蛋白石质纯、细润、柔和且稀少,其观赏价值极高,属玉石之列,是雨花石中的珍品。
蛋白石(通灵宝玉刘光世藏)蛋白石(通灵宝玉*庆云藏)玉髓属隐晶质石英,石质细润,半透明到微透明,常呈纤维状、钟乳状、葡萄状,以灰白色为多数,如含有其他矿物成分,则呈红色、*色、白色、紫色等。玉髓以不具纹带而区别于玛瑙,由于观赏价值高,属玉石之列,可作为雕刻件、摆件。玉髓与蛋白石的区别是玉髓为隐晶质,故其折射率和密度均高于蛋白石。
玉髓(金橘飘香丁凤龙藏)玉髓(吕启辉藏)玉髓(张京秋藏)玉髓(王建文藏)水晶为无色透明的石英,成分为二氧化硅常呈柱状、晶簇状。因含有其他矿物成分而构成各种颜色,成为*水晶、紫水晶、蔷薇水晶、烟水晶等,其观赏价值高,属宝石之列。
紫水晶(争征藏)玛瑙与水晶晶洞此外,还有一些结构奇特的雨花石,号称“太阳石”,其成因目前尚未最后定论。这种外形呈碟形、帽形、方形以及由多个多面体状组合在起的玉髓、玛瑙或石英,大多来自六合、仪征地区,年孙大亮称其为“南京松香玛瑙太阳石”;年1月17日《金陵晚报》A12版曾用大幅版面讨论了在雨花石中发现的“太阳石”。北京地质博物馆有专家认为其形状是由人工雕刻的,是古人对太阳的崇拜;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安徽省文物局等专家认为这是天然形成的,因其石质坚硬,距今几千年的新石器时代的人是不可能雕刻它的。近期大多数地质工作者根据“太阳石”的矿物质组成以及切片结构分析,初步认为这类松香玛瑙质、石英质或燧石质的“太阳石”形成与岩浆及火山作用有关。
太阳石(邱信明藏)太阳石(孙大亮藏)·粗石雨花石
粗石雨花石主要由硅质岩(如碧石、燧石)硅化岩(如硅化灰岩、硅化流纹岩、硅化角砾岩)、变质岩(如石英岩)、脉石英以及少量的火山岩等原岩所组成。由于出现图纹且具有观赏和收藏价值,玩石界将它们统称为粗石碧石砾石是由微晶体石英、玉髓、氧化硅等组成的一种硅质岩,属火山热液沉积形成的硅质岩,含二氧化硅可达90%,有红、*、绿、黑等不同颜色,不透明,以不同色彩搭配构成天然景观或外观具各种形象的才有观赏价值。
红碧石燧石砾石也是由玉髓、微晶体石英等组成的种硅质岩,但属海相沉积成因形成的硅质岩,含二氧化硅可达90%,灰黑至褐黑色,不透明当它们在单一颜色的基质上出现不同的色彩斑点、团块或石英微脉穿插构成图纹,或外观具各种形象的才有观赏价值。
燧石(少女像)灰黑色燧石(龟望海)脉石英砾石是由石英块体组成的脉体中的石英,常呈乳白色,微透明,只有含其他矿物包体构成天然景观的才有观赏价值。石英岩砾石是由石英砂岩经变质而形成的变质岩,石英含量大于85%,具粒状变晶结构,白色或白*色,微透明,只有当它们中存在其他变质矿物,或脉石英中含有其他矿物包体构成天然图纹的,或外观具各种形象的才有观赏价值。
*色石英岩砾石(鹿回头)白色石英岩砾石(感叹号)砾岩砾石是一种粒径大于2毫米的砾石经胶结而成的砾岩,其成分特征在于砾石及其胶结物均为二氧化硅成。只有它们的小砾石呈某种抖列组合或不同色彩的砾石呈某种搭配而构成天然景观者,才具有观赏价值。
砾岩砾石鲕状砾岩硅化岩砾石是各种不同岩类在其成岩后,遭受硅化作用而形成的蚀变岩的统称,其成分为二氧化硅。硅化岩不同于硅质岩,硅质岩是原生沉积成因。硅化岩只有当它们保留其原岩中层纹如硅化灰岩)、流纹(如硅化流纹岩)、角砾如硅化角砾岩)、褶皱、断层等构造现象而构成天然景观者,才具有观赏价值。
褶皱断层(皖南民居骆嘉刚藏)此外,在粗石雨花石中还有一类外形奇特的砾石,如被称为“金陵神罐”?的特殊雨花石,它的形成与火山活动有关。它是一种铁、硅、泥质胶结而成的砾石空心罐状体,直径有几厘米几十厘米,大小不等,由玄武岩在河流相砾石层沉积过程中,与周围砂砾石同期作用成岩的。
“金陵神罐”(邱信明藏)金陵神罐”(夏存新藏)六合方山雨花台地层中“金陵神罐”产状“金陵神罐”形成示意图·化石雨花石
化石雨花石主要指含有动物或植物化石的雨花石,它是远古时期生物的遗体或遗迹。雨花石中的原岩和化石本身均已矿化或交代为二氧化硅成分,化石形态的完整和类型的稀有程度是决定其价值的关键。雨花石中动物类化石有腕足类、腹足类、双壳类、类、海绵、鹦鹉螺、珊瑚、海百合茎、苔藓虫等。
腹足类鹦鹉螺类雨花石中植物类化石有藻类、叠层石(蓝藻形成的)、蕨类(辉木、芦木)、杉木、竹等。
辉木茎化石辉木气生根化石芦木茎化石八角辉木茎化石辉木径化石